百喻经-叹父德行喻(九)

叹父德行喻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已父德,而作是言:“我父仁慈,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

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徒,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訾。如彼愚者,意好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译文

呆子赞美父亲德行的故事

早年有一个人,当着众人面称赞自己父亲的品德,他这样说道:“我父亲性情仁慈,从来不伤害别人,不偷窃,从来不说瞎话,实事求是,而且还喜欢施舍财物,作救济社会之类的福利事业。”

这时有一个蠢人,听到他说的这番话,就也这样讲:“我父亲的品德更胜你父亲一筹。”

一些人就问他:“你父亲的品德高在哪里,请你说说他的事迹。”这人回答说:“我父亲从小断绝男女性行为。从来没有沾染过这种脏事。”

众人就反问他:“你父亲要是断绝男女性行为。又怎么会有你呢?”这种与事实相矛盾的话,成为当时人们的笑柄。

这就像世界上某些不聪明的人,有心想称赞某人品行高尚,但是好话说过了头,反而弄成了诋毁他人。就像这个蠢人,本心想称赞他父亲,却说得言过其实,好话却变成了对他父亲的糟蹋,世上无知的人往往就是这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救狐一命——狐帮人平生

人救狐一命——狐帮人平生

梁公,河南临汝人。家境贫寒,为养家度日,给人做短工,临近春节,结了工钱,舍不得花钱吃饭,饿着肚子急往家赶。路上遇一人,背一白狐,梁公看见那白狐泪流成行,遂问那人背个狐狸做什么,那人说狐狸是自己逮得,...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有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成了一些稻谷,可是因家里穷,养不起牛,无法打谷子。于是,他向邻村的熟人借了一头牛。打完谷子后,正准备把这头...

高僧居然为一只蜈蚣讲佛法

高僧居然为一只蜈蚣讲佛法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小我拿着撺在竹条上的一串蜈蚣……它们正在苦苦挣扎。莲池问,“请您行行好,放了这些蜈蚣好吗?”“做梦!它们是能做好药材的毒蜈蚣。我不会放了它们的。然...

在寺院吃斋饭必须要知道的常识

在寺院吃斋饭必须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普同供养佛法僧三...

佛法感应灵验神速之记实

佛法感应灵验神速之记实

佛法感应灵验神速之记实这是佛法感应灵验神速两桩铁的事实,特以公诸社会,用飨世人。其一:正在抗日军事旁午之际,时以国际路线断绝,国内物资困窘得可用‘一滴汽油一滴血’来形容。时我供职第九战区经济委员会,...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诸行者修习,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如此,方可实行。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是无效之行持,没有受用的。但是,多有行人在皈依了上师之后,经上师正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