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云:“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在今日社会上乃是屡见不鲜之事;何况,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弃妻儿,孤苦凄惶的各奔前程,谁还能顾得了谁呢?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眷属要能放得下。有些老年人,不堪于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孙儿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虽然聊解晚景的凄凉,但却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孙儿的大好前程。如果因为亲人眷属各忙事业,无暇榻前侍候,则孤寂难耐,伤心绝望,甚或责怪儿媳不孝,度日如年。人生如此,斯有何乐?所以,一个人要养成能够独立自主,亲情来时受得起,恩爱别时放得下。还要广结人缘,虽然儿女眷属不能时常侍候左右,还有更多的亲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对于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够独立自主,没有寄望,那么自然不会有失望;否则,一味地寄望于亲人眷属的慰藉,事实不能得到时,内心的悲伤惆怅,将难以负荷!或者是大限来时,生离死别,妻儿的啼哭,亲友的眼泪,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长逝?所以眷属要能放得下。

《杂譬喻经》有一段记载: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宠爱倍加,认为是终身所寄。一天,独子忽然得病命终,老母抚尸痛哭,悲不自禁。佛陀怜悯她的哀情,告诉她一个令子复活的秘方。母亲悲喜交集,祈佛指示。佛陀说:“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复生。”于是老母沿家拜访,见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众人皆回答:“祖先以来,都有死过。”如此经过数十家,家家都死过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而归,告知佛陀,佛陀开示道:“自有人类以来,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老母豁然而悟。

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说戒品

说戒品

说戒品继前文之后又说:彼人眼见色已等等,是显示根律仪戒。彼人,是指坚持别解脱律仪戒的比丘。眼见色已,是由于有见色能力的眼识而见色已的意思。然而古人说:无心故眼不能见色,无眼故心亦不能见色:当(眼)门...

不空罥索神咒

不空罥索神咒

不空罥索神咒不空罥索神咒(又名不空罥索心咒、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不空绢索心咒原文:嗡阿姆嘎波匝玛那班美班匝达塔嘎答波罗各帝萨门达扎萨热哄不空罥索神咒注音:嗡Ong阿A姆Mu嘎ga波bong匝za玛M...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六指长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六指长老

六指长老民国祗园大师,名淳镜,俗姓王,贵州普定县人。从小就不爱讲话,喜欢安静,不娶妻室,有空常常诵念法华经。当他父母亲双双过世后,便往云南鸡足山慧灯庵,顶礼月池禅师,求请出家。清德宗光绪十一年(西元...

办公室讲究哪些布局 重要的不是奢华 合适自己的才重要

办公室讲究哪些布局 重要的不是奢华 合适自己的才重要

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可能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轻松又体面。所以作为白领,会是很多人都崇尚的一种职业。那么这样的话,你平时的工作当中带得较多的地方就是你的办公室了。你除了要注意一些职场当中的人际关系以外,...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丢下妄念,任心清净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丢下妄念,任心清净

丢下妄念,任心清净你且静看那莲花初绽,出于淤泥,却依旧心净气洁,不染尘丝。你心比莲心,自是莲心更比人心净。一位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九百九十九个兄弟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九百九十九个兄弟

九百九十九个兄弟「失败」有九百九十九个兄弟,「成功」却只有一个弟兄。失败为了不让人们找到成功,便把成功紧紧地围了起来。有个勇敢的人,决心要找到成功,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日以继夜地寻找,找了九百九十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