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云:“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在今日社会上乃是屡见不鲜之事;何况,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弃妻儿,孤苦凄惶的各奔前程,谁还能顾得了谁呢?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眷属要能放得下。有些老年人,不堪于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孙儿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虽然聊解晚景的凄凉,但却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孙儿的大好前程。如果因为亲人眷属各忙事业,无暇榻前侍候,则孤寂难耐,伤心绝望,甚或责怪儿媳不孝,度日如年。人生如此,斯有何乐?所以,一个人要养成能够独立自主,亲情来时受得起,恩爱别时放得下。还要广结人缘,虽然儿女眷属不能时常侍候左右,还有更多的亲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对于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够独立自主,没有寄望,那么自然不会有失望;否则,一味地寄望于亲人眷属的慰藉,事实不能得到时,内心的悲伤惆怅,将难以负荷!或者是大限来时,生离死别,妻儿的啼哭,亲友的眼泪,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长逝?所以眷属要能放得下。

《杂譬喻经》有一段记载: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宠爱倍加,认为是终身所寄。一天,独子忽然得病命终,老母抚尸痛哭,悲不自禁。佛陀怜悯她的哀情,告诉她一个令子复活的秘方。母亲悲喜交集,祈佛指示。佛陀说:“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复生。”于是老母沿家拜访,见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众人皆回答:“祖先以来,都有死过。”如此经过数十家,家家都死过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而归,告知佛陀,佛陀开示道:“自有人类以来,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老母豁然而悟。

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积大阴德光耀门庭;淫人妇女者,得绝嗣报

积大阴德光耀门庭;淫人妇女者,得绝嗣报

劝求嗣者(共五则,皆法)家中想要生出男孩,人们知道取决于自己,却不知道其实取决于天意。人们知道取决于天意,却不知道其实全在于自己。为什么说是取决于天意?世上有人妻妾举座却没有儿孙,有人只有一妻却子女...

鸡感恩德救人命 结义兄弟从此戒杀

鸡感恩德救人命 结义兄弟从此戒杀

声犹未了,浑家已把出两杯茶,就门帘内递与朱恩。朱恩接过来,递一杯与施复,自己拿一杯相陪,又问道:“大嫂,鸡可曾宰么?”浑家道:“专等你来相帮。”朱恩听了,连忙把茶放下,跳起身要去捉鸡。原来这鸡就罩在...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诚诵〈大悲咒〉治众难佛说〈大悲咒〉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的病患,现在爱死病(艾滋病)和肺炎病,也是八万四千种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宣化上人学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进步,一天比一...

秋补素食一宝,还可变着花样吃

秋补素食一宝,还可变着花样吃

孩子小免疫力低怎么办,许多妈妈都问这个问题,虽然现在的社会进步了,人们吃好了,穿好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孩子的身体免疫力非常的低!孩子免疫力低下,就会反复生病,让妈妈们头疼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那如何在...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二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二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二阿弥陀经讲记(十二)“是故号为阿弥陀”。法身充满不必说,从阿弥陀佛报身说,眉间的白毫要放光,胸间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国,无所障...

佛学书籍:佛光学:第三课、传统与现代融和

佛学书籍:佛光学:第三课、传统与现代融和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传统的文化,是古圣先贤们智慧经验的结晶,但随著时代慢慢发展,有时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便需要有现代法门的增加。因此,传统的不是完全对或不对,现代的也不全然是好或不好,最好能将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