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

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

普庄禅师道:天童。

了堂禅师道:冒雨冲寒,著甚死急?

普庄禅师道:正为生死事急。

了堂禅师道:如何是生死事?

普庄禅师便提起坐具,作出摇撼的样子。

了堂禅师道:敢来者(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普庄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奋志用功。

一日,普庄禅师入室参礼了堂禅师。

了堂禅师于是举赵州庭前柏树子之公案,诘问普庄禅师。

普庄禅师正拟开口答话,了堂禅师却劈口便掌。

就在这出奇不意的掌击之下,普庄禅师当下悟入。

普庄禅师最初开法于抚州(今江西境内)北禅,后又移住云居、径山。曾有示众法语云:夫为宗师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夸耀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堕地。良可痛伤!汝辈行脚,各须带眼,莫教堕落他网中,出头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

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语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居士: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十七个金罗汉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十七个金罗汉

十七个金罗汉贪是众生众苦之本,一切恶念皆由贪起。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够知足常乐。多贪多欲的人,纵然是富甲天下,也还是无法满足,那么到头来他还是一个穷人,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不...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一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上回我们已经将第七章讲解圆满,今天从第八章开始学习,第八章是「孝治章第八」,我们先把这一段的经文来读一...

饮茶仪礼:童子捧献于前 为君以泻清臆

饮茶仪礼:童子捧献于前 为君以泻清臆

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相关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呢?“所...

酥甜脆鳝

酥甜脆鳝

【材 料】:大香菇10朵,芝麻少许,生菜半斤,嫩姜1块【调 料】:糖3两,太白粉1大匙【作 法】:1、香菇剪成条状,拌入太白粉。2、炸油烧至3分热,香菇放入,以中火慢慢炸酥成“脆鳝”待用。3、锅内放...

寂静法师:如何让念佛效果更殊胜(二)

寂静法师:如何让念佛效果更殊胜(二)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十八下午寂静法师开示)如何让念佛效果更殊胜(二)我们再来念诵另一首偈。这首偈在佛教里边很流行,记录在大藏经中,但不是佛经的原文,这首偈是这样的:万般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