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酒肉令以身作则 千古一帝万世流芳

大凡帝王,以万乘之尊,拥举国之财富,享天下之丰美,是自然而且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不但数次想出家,还颁布法令护持佛教,进而推广素食,并且以身作则垂范国民,更藉此开创了中国佛教千年延续至今的素食戒律,护佑的生命自是不可胜数,尤具深远意义的是,为汉传佛教焰续法灯,为后世众生续佛慧命,因此可称得上是万世功德,不朽丰碑,是今天的我们都应该永远纪念的佛教先贤。至于身为皇帝,在佛教的影响之下仁民爱物勤俭治国,那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知读者是否记得,历史上曾经有个皇帝三次舍身入寺出家,最后被臣下用钱赎回的空前绝后纪录?没错,他就是使中国僧人一体恪遵素食信条的南朝梁武帝——萧衍。素食的争论,主要来自佛经中有容许三净肉的不了义教与断肉食的了义教。

由于低标准与高标准间,会形成肉食与素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所以,在梁武帝之前,皆任由僧人自由心证,选择性遵守见诸大乘经典记载,却不见律文的规定。但梁武帝深谙佛理,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义的重点,所以不但下了一道“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用肉食祭祀,也不准太医以“生类合药”这项措施,若在现代,中国会赢得世界保护动物人士的尊敬,更重大一项历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以身作则,以王法为后盾强制执行。

为此,梁武帝亲自写了一篇《断酒肉文》,公告说明这项历史性措施。

在《断酒肉文》中,除了引证《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央掘魔罗经》等大乘经典依据外,梁武帝还详举了各种理由,充分说服僧人遵行。

一、僧人不断鱼肉,会有九项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负僧宝之尊了。

二、僧人不断酒肉,也有九种连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宝要领袖群伦,作大众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僧人食肉,会有远离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道、佛果等四十六种修行障碍。

四、僧人食肉,将种下魔行、地狱种、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种恶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虚?就不能因为尚未证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众生肉即过去生有缘眷属,一旦吃肉,便会有至亲成为怨敌的果报。

六、啖食众生,产生理、事二障难,理障就是“愚痴无慧”,翻成白话就是“变笨”。事障就是在修行路上,易被干扰引入歧途。当然,聪慧的梁武帝,除了愿力深广外,也明白好心不见得有好的回响,执行新信条,一定遭致部分的反弹力量,所以,他索性以身作则起誓,自己若做不到自己定下的戒律,就“愿一切有大力鬼神,先当苦治萧衍身,然后将付地狱阎罗王与种种苦,乃至众生皆成佛尽,弟子萧衍犹在阿鼻地狱中”。

皇帝没出家,却发出如此弘誓大愿来保证恪守出家人的信条。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公布了这篇断酒肉文,也等于在强制执行淘汰那些素行不良的僧尼诸众,续佛慧命。但为了取得全体僧众共识的认同,梁武帝接着邀集僧尼众一百九十八人,在宫廷举行了一场研讨会。研讨“律中无断肉事及忏悔食肉法”的争议。

梁武帝佛学修养深湛,以他对佛法超凡的理解与精密的思虑,向与会者提了五十个问题,藉由三位律师的回答,以明辨各种当时对佛教僧众食肉与否的问题上发生的错谬见解。

总括说来,三净肉的说法是渐教,若是依究竟正理解来说,佛法是不许食肉的,也就是说,利根的人听到三净肉的不了义教,就会举一反三地知道,不该吃肉的究竟内涵,而钝根的人,则必须等善知识进一步引经据典说个明白,再或者,就必须像梁武帝一样用王法作为棒喝的工具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

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中国禅宗有名的二祖神光,在未见达摩祖师以前,已经用功遍学佛法,而且修习禅定的工夫有八年的时间,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向达摩祖师求教。为了求法,他斩断自己左边的手臂,因此赢得了达摩祖师严格的考验,认为他是...

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根据原始佛典以及比丘戒律,凡是损毁、伤害、虐待自己的肉体,均非佛所允许。至于印度苦行的外道,用火、用水、用刀,以及种种自虐方式,使自己的肉体受苦,作为修行的方法,目的是为...

感情危机的挽回方法 勾女人法术和合术

感情危机的挽回方法 勾女人法术和合术

半个月前我和她分手了,她要分手的,原因说我对她不好,伤害她太多次,分手后我才知道在我们没有分手之前她已经有了新男友,欺骗我半年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想着挽回,可是我好无能为力,电话不接,多大两次就给...

三个筛子

三个筛子

三个筛子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那个人不解地问: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三个筛子。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

那个伟大的倒霉蛋

那个伟大的倒霉蛋

一个伟大万里倒霉的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穷医生家里。小时候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参军后被俘身负重伤,左手致残,并屡立战功,得到元帅的嘉奖。可是当他拿着元帅的保荐书,做着即将成为将军的美梦时,在归国途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