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项子清居士往生事迹

项子清居士往生事迹

项本源,字子清,法名智源。安徽歙县诸生,国学浩谐极深,尤精小学,世居苏北如皋,终其身执教鞭,以故桃李满大江南北。居常不苟言笑,道貌岸然,士夫咸爱慕之。民十三(一九二四年),谛闲法师应沙健庵居士邀请,莅如皋讲弥陀经。开经日法师上香时,子清当为向未见闻之庄严所感动。热泪盈眶,如丧考妣。时节因缘,入佛机熟耳,此乃济华在场所亲见也。

未几,即函求印光法师授法,赐予法名智源,从此由儒入佛,不但与夫人吴氏长斋念佛,勇猛精进,因之向来从儒之门弟子,转而学佛,蔚为风气,受其潜移默化者,比比皆是。济华即承其介绍皈依印光法师之一,民廿二(一九三三年),往泰州光孝寺受菩萨五戒,民廿四(一九三五年),仁山法师莅皋,讲楞严经七旬,子清未虚一席。

自皈佛後,十馀年如一日。凡遇法会道场,无不如法作随缘众,著有沙门不礼王者论序文,及佛学札记甚多,惜因世乱散失。

尼僧常慧,戒行俱急,其手创之广慧庵净土道场,子清以寒士地位力助其成。

民廿五(一九三六年),偶罹微疾,自知不起,舍报前一日,在病榻合掌向济华称为大善知识云。(因李济华居士发起请仁山法师讲楞严经之故。)斯时四众道友,在病榻前为其助念经七日夜,佛声未断,了无病苦,唇微动,举右手向西作礼佛状,额出汗,大如豆,最後顶温侧卧而逝,卒年六十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师教你想挽回但是挽回不了前男友该怎么办

大师教你想挽回但是挽回不了前男友该怎么办

和自己的前男友分手后应该怎么挽回对方?是自己自暴自弃的颓废度日,还是不断的讨好对方卑微祈求。这样最后的结果只会演变成纠缠对方。怎么才能够正确的挽回自己的前男友?一起来看看想挽回但是挽回不了前男友该怎...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超越烦恼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超越烦恼

超越烦恼我的师傅峨翁老师有一位信徒叫野原樱州。他是画家,人高马大,还是剑道的高手。然而,人都有说不清的怪癖,这位堂堂大汉就怕打雷。一打雷,他就吓得钻进蚊帐里一个劲儿发抖。一个夏天,碰巧他到天龙寺来玩...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各种事件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各种事件

第四章 各种事件无论经典或是注释书都并未提供我们很多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在僧团中的传记资料,它们将焦点放在他的老师角色上,特别是他对佛陀略说的广解。习惯于安静独居从马哈咖吒亚那...

《法华经》记载的善常识 21位大阿罗汉

《法华经》记载的善常识 21位大阿罗汉

编者按:《妙法莲华经》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指导我们应以毕竟成佛为目标,因经中宣讲内容登峰造极,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法华经》最大的特色是唯有一佛乘,方...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世音菩萨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华藏安民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宝印禅师自幼勤奋好学,通六经,厌俗务。后从德山清素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一度游于讲肆,听习《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