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过失以后,应该知道忏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自己的罪业。

比方,衣服脏了,用水洗净后就可以再穿;我们身体几天不洗澡,垢秽沾在身上很难过,洗过澡后就清凉了。现在,我们心里被罪业盘踞了,该怎么办呢?这就像孩子做错事,到父母面前认错一样,明理的父母一定会原谅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佛教讲求的是:有罪过,必须早日忏悔,因为忏悔可以灭罪。佛教徒常常唱诵的忏悔偈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有人说罪业是由于环境的诱惑、知识的薄弱、伦理的缺乏、生活的逼迫等等因素造成的;佛法则说罪业是由无始贪嗔痴而来的,而贪嗔痴是从我们身语意而产生的。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所以,社会上杀、盗、淫、妄、恶口、挑拨离间等事件层出不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消除这些罪恶呢?

佛经中说: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举凡动心起念都在造业。那么,有了过失怎么办?第一:应该坦白发露罪业,不复再作。我们不能说我心中知道错了就好了,不肯讲出来,这样还是不彻底,你必须在佛前表白或在善知识、大众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经过一番真诚痛切的忏悔,接受应得的良心处罚以后,就能回复我们本性的清净。第二: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激发自己内心的清净,使之不再重犯过失。譬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的:“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这说明了菩萨慈愍摄受众生时,为消除众生罪业,所作的方便。

譬如一块田地,久不施肥(不念佛),禾苗就不能生长,如果经常能灌溉施肥,禾苗成长后,野草(烦恼)也就不起作用。所以,功德信心大的人,即使过去有一点罪业,也可以暂时不受现报的。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一个人的善恶业,在往生时是可以带去的。因为阿弥陀佛好像一艘大愿船,我们的罪业像那可能下沉的石头,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之后,不但不会沉下去,还可以被渡达彼岸。所以,我们要是信仰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可以得救。尤其一个人到了老年,荣华富贵随时会舍我们而去,亲情也会舍我们而去。但是,如果我们信仰佛菩萨,则永远不会被舍弃,而且还可以前往永恒真实的解脱世界。

前面说,罪业是由我们身、口、意三业妄为造作的。但是,假使更深一层去了解,罪业是空无自性的,心若忏悔也就无罪了。一念觉悟,罪业就变成无常的了。经上说:

“罪若起时将心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我们如何获得忏悔的新生?如何转地狱成天堂,转烦恼为菩提,转污秽成清净,转娑婆为极乐?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驱除,也就是要看我们能否坦诚地忏悔了。忏悔之后,还要发愿,学习古圣先贤的精神,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大乘菩萨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只可藉以消除罪业,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圣的最大力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群疑》01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学佛群疑》01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自然趋吉避凶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自然趋吉避凶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认识一条苦因就改一条,认识一条乐因就修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因为:因上意乐、行为不转变,果上绝无命运可转。以前的种...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五十二回 拜弥勒菩萨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五十二回 拜弥勒菩萨

第五十二回拜弥勒菩萨善财得了如幻三昧,众善妙乐,有说不出来的心情舒畅。这种妙乐,只有善财一人才能享受。他想到:善知识者真是伟大,善知识入慈母,谆谆教诲。如明师指引方向,如船师渡过深海,如大地生长万物...

日常的佛心行禅:乐善好施的境界

日常的佛心行禅:乐善好施的境界

乐善好施的境界有位长者不但很富有,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他觉得自己拥有如此庞大的财产,应该帮助大家,使大家都衣食无缺,因此大开善门,对于遭逢苦难病痛的人,更是用爱心去救济。那些受过救助的人,都对长者既感...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问:有人说睡觉前不能念佛,可有此事? 答:「阿弥陀佛」是文字相,是一句佛号,其实佛就是人,因为他慈悲又有智慧,故称为佛。念佛是为了警惕自己,让自己有如佛一样的慈悲,和像佛一样有...

向智尊者:五盖及其对治方法

向智尊者:五盖及其对治方法

译言五盖是禅修中的恶不善法,它们不单止妨碍入定,更遮盖和歪曲我们对世间实相(无常、苦、无我)的认知。禅修的工作就是去对治五盖。当五盖在心中越是减薄时,内心越是清淨、平伏、有力,知见越是清晰,对世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