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供养的用心

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长了。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信徒在如法的实践「供养」的修行

所谓「供养」,也不只是指信徒用财物来供养,例如对佛陀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对法宝的「三供养」:身体的礼拜、口头的称赞、意念的观想;对僧众的「四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如此对三宝的供养以外,我们也提倡僧众应该对信徒有所结缘供养,也就是要给信徒佛法、给信徒鼓励、给信徒信心、给信徒照顾。所谓信徒给寺院添油香,僧众也应该对信徒添油香;经云「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即此之谓也。

对佛和法的供养,有一般的程度;对僧伽的供养,也有一些分别。所谓「供养五百个普通人,不如供养一个有学问的人;供养五百个有学问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供养五百个有慈悲心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明理的人;供养五百个明理人,不如供养一个有菩提心的人。」所以,现在的人供养布施时,都会想到:我所供养的僧众,有修行吗?有慈悲吗?有道德吗?我所供养的这块福田,我在里面播种,将来能有好的收成吗?

其实,信徒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想法,所谓「财进山门,福归施主」,只要你的发心纯正,只要你的供养清净,至于对方如何,就不必去计较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对玄奘大师说:「我很想供养僧众,但是听说现在的出家人,大多数没有修行,应该怎么办呢?」

玄奘大师:「昆山虽产玉,但都含有泥沙;丽水虽然产金,也都掺有瓦砾;泥塑木雕的罗汉,对它恭敬就有福报;铜铁铸成的佛像金容,破坏它就会遭受惩罚;用泥土塑成的龙虽不能降雨,但是祈雨还是需要泥龙。僧众不一定能降福给人,但是修福还是需要礼敬僧众。重要的是供养的人,能因塑像而引发出来的一颗慈善尊贵之心。」

唐太宗恍然大悟:「今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僧众,一定用礼敬诸佛的态度来礼敬他们。」

唐太宗的体悟,也可提供给今日信众们参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观音救苦教念弥陀

观音救苦教念弥陀

陈桂儿,女,73岁,家住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许桥村一组。她一生为人善良、贤惠,多年来一直在家供奉观世音菩萨,老伴也经常看一些佛教方面的书。在临终前念佛七天,于2004年9月27日笑着往生。在9月20日...

达真堪布: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解答:和佛菩萨感应的时候,会泪流满面;对众生生起真正慈悲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对上师三宝生起真正信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这都是感...

大安法师:把世间成功作为最高价值,是很可怕的事情

大安法师:把世间成功作为最高价值,是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清末民初 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诠释《四书》,在学问上是展开了一...

念佛感应之亡魂求度(转)

念佛感应之亡魂求度(转)

母亲信佛多年,虽身患疾病仍然一直不辍念佛。听闻陈桂莲居士说有法师提倡发愿念佛三万声为一张卡,可以超度冤亲债主往生、求世界和平,并将此卡寄往台湾放在佛陀舍利塔下。母亲听后,便欢喜受持诵念。2008年1...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36、贪取天眼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贪。为了财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恶的行为,所以佛经说贪嗔痴为三毒了。从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静的山中苦修...

达真堪布:是通过超拔还是通过忏悔来消除堕胎这个罪业好呢?

达真堪布:是通过超拔还是通过忏悔来消除堕胎这个罪业好呢?

达真堪布:是通过超拔还是通过忏悔来消除堕胎这个罪业好呢? 问:堕胎的罪业比较大,是通过超拔还是通过忏悔的办法来消除这个罪业呢?达真堪布答:都可以,随缘吧。忏悔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如果有这个机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