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用贪污的钱做慈善,能功过相抵吗-

索达吉堪布:用贪污的钱做慈善,能功过相抵吗?

问:如果一个富翁或贪官,他的财富是非法所得,但他也会去布施或供养,这样能获得福报吗?如果他供养您,您能接受这种供养吗?

索达吉堪布答:

这个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遇到过。但一般来讲,做善、做恶各自的业是不同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业力会带来不同的果报。佛教中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在家时挪用国库的很多钱,拿去放生。被发现而要斩首时,他坦然受之。国王被感动了,就放了他。虽然他的偷盗行为是非法,但把这些钱财全部用来放生,并没有占为己有,过失会相对小一些。

现在很多人讲佛法都非常笼统,其实,佛教里的分析比会计学、经济学还要细致。如果一个人做过善事,那要看他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自私的成分;造一个恶业的话,也要观察最初的发心。只有仔细剖析了,才能衡量他的功过。

问:人做的善事和恶事会互相抵消吗?

索达吉堪布答:

要看这二者力量的差别。

善和恶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比如我们做菜时,一边放糖,一边放盐,那糖和盐会不会抵消?善恶要看他发心的力量哪个更大,这可能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问:是不是严格来讲,善恶其实抵消不了?

索达吉堪布答:

应该是这样,各走各的路。但很多人不明白,也有边杀生、边放生的。我小时候放牦牛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一边持咒一边吸烟。他也知道这是一边做善事一边做恶事,但就是没有办法戒烟。(文:索达吉堪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供养法衣的功德

供养法衣的功德

佛陀在世时,波罗奈国梵摩达王有一个女儿,名叫伽尸孙陀利。她的容貌非常庄严,性情善良温和,而且出生时身上就披着袈裟。随着年龄的增长,孙陀利身上的袈裟,也跟着变大。有一天,她和随从到鹿野苑游玩,看见佛陀...

有缘有故才有爱有恨 ; 无缘无故爱恨无存

有缘有故才有爱有恨 ; 无缘无故爱恨无存

学佛修行者的基础《世法哲言》(三)爱恨和合而生,汝爱之彼必见之、闻之、忆之,三者必居其一也,弗具一之因,其念无存,焉具其爱,恨缘亦復如是。爱与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有缘有故的条件下才会產生,天地之间,...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叁台北斗神君,在人头...

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经验谈:从吃素看到希望

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经验谈:从吃素看到希望

亲眼目睹了奶奶那之前勉强维持生命的过程:不计其数的医生、胰岛素注射、各类药片,还要忍受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对她来说,与其不得不再忍受一天糖尿病的折磨,也许死亡是更好的选择。我站在厨房里和奶奶通...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弘誓愿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弘誓愿

六月二十五日开示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切菩萨也如此发心,我们每天晚殿,也如此发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南北朝(刘宋)释慧庆,俗姓竺,广陵人。住庐山寺,精通经律,戒行高洁。受持法华,思益等经,每夜诵经,听见暗中有赞叹声。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渡江时遇到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