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丑陋者——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二)

丑陋者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二)

若出家后,遇到一些违缘时,千万不要生后悔心,这样会摧毁自己的善根;但造恶业时,一定要生个后悔心来摧毁那些不善根。出家后遇到违缘很好,一方面对世间的厌离心会增上,另一方面会促使自己好好祈祷上师三宝,忏除往昔的业缘。千万不要追忆往事,留恋世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放下来!若对出家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出家的功德。已经出家了,无论如何也要作好一位出家人,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何况是人呢?既然已经选择了,就应该有决心走下去。希望大家观察自相续,要与出世间法相应,不要用世间法来熏习自己,时时处处要爱护自己!)(译者:经中赞佛及罗汉的境界及功德多是相同,有人觉得没意义和必要,不能这么认为。因为经有两种,一种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经,一种是佛陀开许迦叶尊者结集的经。《百业经》是结集的经,经中多赞叹佛陀及罗汉的功德,免得直接称呼,此是以赞叹来代替了称呼。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丑陋者以何因缘生富裕家,却因具有十八丑相被驱出家门,后又遇佛,对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的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两世因缘和合成熟故。一是很早以前,无佛出世,只有独觉(Pacceka Buddha)应世,当时,有一位施主简直是个守财奴,不说上供下施,连自己也舍不得享用。一次,独觉化缘经过他家门,他先是供养了一些饮食,供毕他马上又生了后悔心:这个光头沙门,供养他还不如给作工的吃了好。又去把饮食从独觉钵里抢了回来,(译者:现在有些人也象这位吝啬的施主一样,首先不作观察,自愿供养了寺院或活佛,供毕又生后悔心,财也布施了,后悔心也摧毁了布施的功德,很可惜!)并以各种丑陋的身相对独觉谩骂,赶独觉走开。独觉知道他这样作造了很大的恶业,很想救度他,马上示现神变:飞在空中、闪电、打雷、下冰雹等,因凡夫对神变有很大的信心,看到这些,施主马上祈求:大尊者,是我错了,请您下来,慈悲慈悲我们这些沉溺在轮回中的众生吧!尊者见他已生后悔心就下来了。他又重新恭敬供养独觉供毕他发愿:以此供养之功德,愿我生生世世生富裕家,能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圣者前,令佛生欢喜心,得到阿罗汉果位,愿这次所造的恶业不要成熟,一旦成熟,愿在我发心出家的刹那能全部消尽。诸比丘,当时的吝啬施主就是现在的丑陋者。因他以各种丑相来咒骂独觉,故今生具十八种丑相,他因赶独觉走之过,故今生从小就被驱出家门。后来,生起后悔心再对独觉供养发愿,以此功德故今生在富裕家,以愿力故,他刹那间丑相变为妙相,得出家证罗汉果。二是在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他一生中出家,在临终前发愿:虽然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愿我在释迦世尊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得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这两个因缘和合成熟故,他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因缘如是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 四正勤主要说不犯戒,好事要做,坏事不做。出家人要把五戒守好,连五戒都守不好当啥出家人?出家人起码守好五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努力好事要做,坏事不做。戒就是兑现,不是思想问题光...

民间改运气方法 倒霉怎么才能转运

民间改运气方法 倒霉怎么才能转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讲究风水运势,这不能简单归类于迷信,有些东西暂时还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很多人不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那么民间改运气最快的方法有哪些呢?第一种、民间改运气方法随身佩戴十运钱或者五...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四 念 处 菩 提 分------------一乘道------------「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槃,谓四念处。以...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 第四卷(从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为后记、再记及附录。) 本卷重点为:(一)继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极乐菩萨愿力,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诸...

我学佛后的感应

我学佛后的感应

我学佛很诚心。自从学佛后我就开始吃斋,起心动念都很注意。我总是告诫自己要忍辱修善,慈悲待人。记得学佛后不久,我就做过一个梦。看到天空中有许多人,他们一个个都很庄严,而且头上都有光圈。我想这一定是诸佛...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年少的庞蕴看着人们追逐名利、尔虞我诈,感到这样的人生没有丁点儿的意趣。他小小的心灵向往着另类的生活,即视富贵功名如浮云草芥、用整个生命来探求人生真谛。有一次,他听到有个名声响满天下的石头禅师之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