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妄语的故事

戒妄语的故事----本生经第三----舍利婆国的商人

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

有一天,他们一起渡河到热鬧的安达葡罗城(Andhapura)去做生意,像往常一般,他们同意分头去沿户贩卖,以避免直接競爭。

在城里有一座破烂的大屋,这家人以前是富商,但家道中落,家族衰亡,至今只住着一个老妇人和她的孙女,她们只靠被人僱佣谋求糊口。

当天下午,那位贪心的商人來到大屋前的街道贩卖,他拉长喉咙,喊着∶卖项鍊!卖项鍊!

小孙女听到叫卖声,哀求她的老祖母说∶婆婆,请您买一條项鍊給我。

我们穷得很啊,家里一分钱都没有,我也找不到什么可以交換的东西。

小孙女突然想起家中还有一个旧的碗,她把碗拿來,对婆婆说:你看,这个髒旧碗,对我们也没用,不如将它換一件好看的东西。

小孙女拿旧碗给婆婆看,那是这家旧主人吃饭的珍贵的金碗,他常用來吃他的咖喱饭,自从他死後,它被丢在其他的锅盤之间,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垢,但这对婆孙俩根本不知道它是金做的。

老祖母把商人召了進屋,请他坐下,然後拿着髒碗,对他说:先生,我的孙女想要一條项鍊,你能不能夠拿这个碗,交换一些她要的东西。

这个贪心商人怀疑碗的价值,他把碗翻转,偷偷地以针在碗底劃了一下,他一眼就知道这髒碗是金的。

他坐在那里,脑筋快速的转,最后被他的贪欲所制,因此决定要免费得到金碗,不要给她们交換。然后他把碗丢在地上,说:为什么你拿这个髒碗來,它連半分钱都不值得。接着他气愤地冲出门去。

两位商人同意过,若是一位商人贩卖过的地方,另一位商人可以前去卖,因此这位诚实的商人也來到大屋前的街道贩卖,他拉长喉咙,喊着∶卖项鍊!卖项鍊!

小孙女这次听到叫卖声,再次哀求她的婆婆,老祖母说:乖孙女,第一位商人把碗丢下跑了,这一回用什么交換呢?

小孙女说:那个商人很奸诈,婆婆!这个商人看起來挺老实的,我想他会肯的。

这个诚实的商人進到屋里,婆孙俩腼腆的把髒碗交到他手,马上他就知道这是个金碗,他对婆孙俩说:老妈子,这个碗值得十萬个银元,对不起,我没那么多钱!

驚讶於这位商人的话,老祖母说:先生,早些时另一位商人看过了这碗,他说不值得半分钱,他把碗丢在地上,然后气愤地走了。剛才它不值半分钱,现在一定是因为你的诚实,这碗才变成金的。请你拿它吧,只要给我们一些东西,我们就很滿意了。

这时诚实的商人只有五百个银元,他的货物也只值得五百个银元,他把它们都给了婆孙俩,只要求保留住他的秤,包袋,和八个银元作为回程的旅费。婆孙俩高兴的接受了,双方面多次的道谢后,诚实的商人拿了金碗,快速的走到河边,付了八个银元的船费就上船了。

诚实的商人走后不久,那位贪心的商人又回到大屋,假意对婆孙俩说他是无奈之下才愿意交換,他要婆孙俩把髒碗拿來,他会给他们交換一些东西。

老祖母对他骂道:你这个骗子!你说我们的金碗不值半分钱,还好你走后一个诚实的商人告诉我们,我们的金碗值得十萬个银元,他給了我们一千银元就走了,你來晚了。

这失望的贪心商人听了,心疼极了,他喊道:他搶了我的!他搶了我的!他搶了我的十萬银元的金碗。这时他变得歇斯底里,失去理智,丢下他的钱与货物,撕破他的衣服,拿了他的秤棒,冲到河边去找诚实的商人。

这时船已渡到河中,他大声叫船夫转回头,诚实的商人只冷靜地对船夫说你直开到对岸吧。

贪心的商人气愤极了,对诚实的商人生起极恨的心,他的心怒火攻心,然后吐了几口血,他的心碎裂几塊,倒在河边死了。

诚实的商人回到舍利婆国,过着很舒适的生活,常布施给贫穷的人,寿终之后,他又转世到善道去。

佛陀说完故事,说诚实的商人就是他的前生,而那位贪心的商人就是提婆达多(Devadatta)。从那一世开始,提婆达多对菩萨的怨恨心从來没有止息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

欢庆的节日何时才能不再伴随着浩劫呢?

欢庆的节日何时才能不再伴随着浩劫呢?

大疫三年来,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今年年底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尽管不少人经历了感染,好在多数人都挺过来了,封城、隔离、停业、运输销售停滞等等也都成为过去,一切都在朝着正常的秩序回归。本来...

我所知的药师佛感应

我所知的药师佛感应

我所知的药师佛感应 2006年冬我皈依了三宝,法号隆德,仪式后寂超师父传了药师法,师父说药师法能解决现世的一切实际问题。我请了一本药师经,会家看了玉琳国师的文和十二大愿后,很受感动,此法门不但能给世...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24.二十亿耳的苦行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外出游历,随缘度众生。有一次,他游历到占波国境内,选择一个叫雷声池的大湖岸边暂时住下来。占波国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尤其雷声池湖边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每年夏季...

诵持145部《仁王经》的修行体悟与感应

诵持145部《仁王经》的修行体悟与感应

刚开始看到《仁王经》,心里嘀咕了很一会儿,这经书现在能有吸引力吗?主要是王者护国,大菩萨天王们护众生,这么大的活,我一小众生能干吗?还不如多想想其他办法消消业,多捞些加持舒服。况且,这经书中,佛陀没...

宽运法师:放生的功德

宽运法师:放生的功德

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烧烧香、拜拜佛、放放生。佛教非常鼓励放生。中国最早的是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在西湖的湖畔开始了放生,所以说现在的西湖最早就是中国最大的放生池。所以放生古而有之,那放生的意义,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