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施主长大娶妻,二人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了一个很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鼻形妙高,头如宝伞,手长过膝,两耳垂肩,具足种种妙相。夫妻俩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并随顺其种姓取了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他。长大后,他学习世间的一切学问并通达无碍,父亲见孩子才貌出众,就从内心里疼爱他,把他视如太子一般,特意为他建了冬、春、夏三季的冷暖舒适的宫殿,和三个优美怡人的花园,娶了大中小三个妻子,他经常与自己的妻子及其他美女共度人间美好的时光。

一次,他住在春天的宫殿里,花园四周青藤翠蔓,鲜花竞开,枝上果实累累,还有鹦鹉、孔雀、共鸣之鸟、悠闲相戏,时常出微妙音吟鸣悦耳,他与亲眷们都沉浸在这幸福的生活中。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遍知一切众生的苦乐,并恒时以大悲心观照着一切众生,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的。

此时,世尊观知施主的儿子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便从舍卫城刹那来到花园的旁边,以其神变幻化出一座更加美的花园,施主的儿子耳边传来了一种异常悦耳的雅音,顿觉心旷神怡,自然而然地生起了从未有过的欢喜心,再寻声看去,又见世尊金色身相闪闪发光,三十二相妙好庄严,心里生起了无比的大乐,胜过了十二年的禅悦,难以言传。(师言:大家不要忘记讲《百业经》的三大目的:一是对自己的上师三宝生起一个真实不虚的信心;二是对三界轮回如母的众生,生起一个无伪恒常的大悲心;三是诚信因果不虚,具正知正见。如果在自相续上没有真实的受益,则失去了宣讲《百业经》的意义。因闻法者有不同的根机,上根者闻此法后,将对自己一生中的修证有极大的利益,中根者对因果有进一步的认识,增长信心悲心,下根者只有一个闻法的功德而已。但无论如何,希望以前没有认真闻思《百业经》者,要再三阅读,直至其要义深入自心,身体立行,不要因阅读而阅读。我本人觉得《百业经》非常的重要,因为佛陀对我们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其修持的基础是具备世间正见。所谓的世间正见,龙猛菩萨(Bodhisatva Nagarjuna)说凡对因果有坚定不移之信心,乃为世间正见。没有这个基础,学法就很困难,何况成就?再者,通过传讲《百业经》,希望对自己的根本上师要具足信心,否则,学任何法都困难。特别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对上师三宝的邪见(Miccha Ditthi)很重,觉得上师与凡夫一样,不是成就者,很多人对上师的一些行为,不理解其密义便胡说八道,这些一定要通过闻思的智慧来断除,平时自己多观清净心,这些金刚上师多是普贤如来的化现,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以凡夫之见,以相似的理由摧毁了自己的善根,众生就是这么愚蠢可怜!古今有很多大成就者,应世时因其行为与密意不为一般人所理解,故经常遭到诽谤,也不象圆寂以后那样受人崇拜。

譬如印度的帝洛巴(Tilopa)、那诺巴(Naropa),当时并非那么受人崇拜。那诺巴天天吃活鱼,有时作乞丐;马尔巴诺扎瓦(Marpa Lozawa)性格不好,总是打人骂人,对米勒日巴(Milarepa)也是连打带骂。阿底峡尊者(Atisha)在世时也是许多人诽谤他,因当他遇到度母授记的弟子中顿巴(Zomdunpa)时,欣喜若狂把事先与其它寺院约好的讲法一事也舍弃不管了,所以别人说他轻言。又因一个女人把金银财宝供养给他,回家后因受不了丈夫的痛骂跳河而死,故别人说他贪财等;宗喀巴大师(Lama Tsongkapa)年轻时受过很多诽谤,萨迦派(Sakyapa)的人以为他着魔了,天天找他辩论,直到晚年时他才得以于藏地广弘佛法;全知无垢光尊者(Gun Qen Longchenpa)在不丹果茫塘时,很多人以为他破戒就将他开除了,无奈到了藏地,又是许多人对他诽谤,在讲《空行心滴》时只有十个弟子听法。后来智悲光尊在山洞里苦修了很长时间,才现见法身(Dhamma Kaya)无垢光。当时,智悲光尊者说:全知无垢光尊者,我多年祈祷您老人家,为和今日才亲见?尊者说:你们这些人,现在叫我全知、全知,可我在世时不要说恭敬,甚至连吃饭都是很困难的可见,尊者在这个娑婆世界(Saha Loka)时是多么的艰难,更不用说对他有无比的信心;智悲光尊者生前连他的空行母也不喜欢他;华智仁波且在世时,也是很多人诽谤他贪财贪物;麦彭仁波切在传法时从不解释句义,弟子们想请教他时,他的侍者很凶,马上赶走还打人骂人,所以别人也有很大意见;我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Cinta Mani),他老人家一生中尽量满众生的愿,调伏众生时有多种方便,虽然依止上师仅仅是六年,但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上师。记得一次猎人把枪交到寺院念经忏悔,其中一个喇嘛把枪拿在手中,因上师知枪里有子弹,很害怕打死人,就大吼一声嘿,并用拳头狠打他,又严厉的对僧众训斥一顿。当时,上师的脸色都变黑了,上师好象真的生了大嗔恨心(Dosa),吓得我一直扶着他老人家的手。过了一会儿,上师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说:我们回去吧。后来上师问我:你看刚才我是不是真的生了嗔恨心,其实这些都是我故意显现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慧眼观六道(图文)

慧眼观六道(图文)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察迟疑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形,想要懂得众生的根机,以及度化的人缘。天人们住在黄金、玛瑙等七宝建构而成的宫殿中,终...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残所以事残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残所以事残

心残所以事残事情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这往往不是由于人们真的做不到,而是由于,人们的心灵没有以最完整的形态出现,没有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力量,所以,人们所做的事情就半途而废了。大概在三个月前,我见到了一...

法照大师:法照大师的念佛奇缘

法照大师:法照大师的念佛奇缘

法照大师也是唐代高僧,因其思想与行持,皆与善导大师相似,后人认为他是善导大师再来示现的,所以尊称他「后善导」。法照大师出家不久,有次在他心很寂静的时候,看到自己的钵显现一种圣境:高山中有间寺院,写着...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

一个佛教信仰者的自述

一个佛教信仰者的自述

一个佛教信仰者的自述接触传统文化月余,但在我心中仿佛找到了久别的朋友,这个朋友好像早在我的身边,以前我始终在探寻,多次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一次次的都没有抓住,后悔啊。家父家母读过书,他们受到传统文...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问: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会出现一些境界,而我好像没什么不平常的反应? 答:噶当派的大德说:人的修行境界是高还是低,通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