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一、至诚感应 信女得道

一、至诚感应 信女得道

诗曰:

摩诃罗者老年修,受供人愚说法愁;

自叹无知生苦恼,恭聆此语证初流。

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外,有一座著名的佛寺松寺,通常住有圣众百余位。

距离松寺不远的村庄中,有一位虔诚的优婆夷在家学佛的女居士、信女。这位优婆夷非常的聪明,她认为:佛经所说的教理,是修行学佛的途径,通达了佛理,才能够得到悟道成就。否则十盲修瞎练,反招恶果。所以,她经常以竭诚恭敬的清净心,恳请法师开示佛法。

优婆夷每天供养一位比丘,由松寺的住持安排众僧应供的次序,依次前往优婆夷的家里去接受供养。每天在供僧之后,她总是至诚地恭请法师开示佛法,求问经义。僧团中有些对于闻、思、修三慧学习不甚深入的比丘,时常不敢轻率的前往受供。

摩诃罗比丘,是一位一无所知新出家的老人,有一天,正好轮到他去应供。这位在晚年才出家的老比丘,时常听到寺中的僧众说:这位优婆夷非常难得,她不但竭诚供养三宝,而且精通一般的佛经教理。因之使他感到胆怯,不敢前往受供。可是,寺中常住的安排,又不得不去。老比丘怀着惴惴畏惧与忧恼的心情,徐缓的步行前去,内心则感到进退两难,结果到达优婆夷的家里,已经超过约束的时间了。

优婆夷看见这位老比丘,非常欢喜的说:今天这位长老,年高德劭,行步详序,与众不同。她暗自想道:这位老比丘,一定是得到成就的圣者,他所说的话一定也是至为宝贵的妙法,我要特别慎重的聆听,不可失去这次求法的好机会。于是她就特别的供养老比丘。

供养完毕之后,优婆夷随即敷设高座,恭请老比丘上座说法。优婆夷竭诚恭敬的在座前五体投地,叩头求法,不敢仰视。一无所知的摩诃罗,登座之后,既恐慌又惭愧,他眼见优婆夷非常恭敬的跪在法座之前,不禁低声自叹:人愚无知,实在苦恼!优婆夷听到这两句话,视为无上至宝,如入禅定似的。老比丘趁优婆夷一心专注的时候,快速地跑回松寺。

优婆夷慎重的善自思惟这两句话的奥妙之处:愚无所知,就是十二因缘的根本,由此苦本,生死循环不断,以致受诸苦恼,故言甚苦。如此反复思惟,立即证得四圣中的初果须陀洹道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

优婆夷得道之后,急忙开了库藏室,取出一件宝衣,要做为答谢恩师的礼物。但是,法座上的老比丘却不见了,她到处去找都找不到,不禁怀疑老比丘是以神通飞回去了。于是,优婆夷就带着宝衣,来到松寺要拜见老比丘。可是,老比丘回到寺里,心中惊惧不已,深怕施主追来找他,就关闭寮房之门,避不见人。

摩诃罗比丘的师傅,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他看见优婆夷追来甚急,以为摩诃罗犯了什么过失,即入定观察,得知优婆夷证得须陀洹道的好消息,即呼唤他的徒弟摩诃罗出来受施,并且为他们说明宿世所结来的法缘,今已成熟。摩诃罗听到师傅所开示的法语,顿时除了内心的烦恼、忧惧,不由得欢喜无量,也证得须陀洹道。

诗曰:

真心竭意凡成贤,法药蠲除结使颠;

悟道皆因疑念断,行持笃志信为先。

附注说明:

(一)摩诃罗,是印度梵语,译为愚钝无知的老人。凡是一无所知的老人,都称他为摩诃罗或摩诃卢。

(二)佛经说:佛法须向恭敬中求。一无所知的摩诃罗,为什么会使聪明的优婆夷悟道呢?完全是由于这位优婆夷的竭诚信心所致。

(三)儒家说:诚则灵,不诚无物。学佛也是一样,竭诚恭敬,具足信心崐,没有任何怀疑,即能感应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健明健智:我的学佛经历和殊胜感应[地藏王菩萨篇]

健明健智:我的学佛经历和殊胜感应[地藏王菩萨篇]

如果说观世音菩萨是我佛学的引路者,那么地藏王菩萨无疑是我修行路上的升华者。我清楚得记得小时候的我身体特别棒,7岁之前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病。但是从那之后,事情的发生令人不可想象。我想我也没有做什么不可告...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化坤女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化坤女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王化坤女居士念佛往生纪实王化坤女居士,安徽淮安人,於二○○二年七月八日,在安徽省庐江县实际禅寺往生堂中念佛往生,时年一百零一岁。往生前後,众人多次见到莲花,金色佛光持续照注,观者叹为稀有。王老居士宿...

干炸素肉球

干炸素肉球

原料:大豆蛋白素肉球、玉米淀粉、(或万用炸粉)植物油、蘑菇精、盐、生抽做法:1、大豆蛋白素肉球浸泡2-3小时后,挤干水,再加水挤去水份(不能太干)2、加盐、生抽酱油,蘑菇精,淀粉(三两大豆蛋白素肉球...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7、当鸣不鸣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7、当鸣不鸣

47、当鸣不鸣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放心去做,是故做事不能趁心如意。古人说:俯仰无愧。就算死到临头也是视死如归。所以做人做事要问心无愧才能心安理得,也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感化YIN女:观佛三昧经

感化YIN女:观佛三昧经

舍厘地方住着一个美丽的妓女,名叫阿末罗。她的美貌宛如大海上升起的女神。当她听说伟大的佛陀到舍厘来说法时,就主动把自己在城外的芒果园交给佛陀使用,这样,佛陀可以在她那安适的树荫下以及她取乐的亭子里休息...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是属于十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