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度人

度人

守成法师著

忉利天主帝释,素与大梵天主亲善。一日,大梵天主兴高采烈底下至忉利天上共相游戏。时见帝释愁眉不展,闷闷不乐的样子。于是大梵天主问帝释说:何事扫兴,苦脸愁伤?帝释答说:你见我天上人众比以往减少吗?梵天主说:我亦有此感觉,才想问你,这究竟是什么原故?帝释说:原因是下界的人间作恶者多作善者少,所以人类渐渐转向恶道,生天就日渐其少,加以天人下生人间,又为恶习所熏,转复不还,所以我才发愁。

梵天主闻悉此事,约略思考,即与帝释说:我有一锦囊妙计,权作方便度人之法。帝释转愁为喜说:你有何妙计,可以方便度人?梵天主说:你权化作兽王狮子,极其威势而咆哮,我化作婆罗门,共同下至南阎浮提,教化天下人为善,为善者日渐其多,死后生天,天人也就日渐增众。帝释说善,但须作何方式才令人生信?梵天主说:下至阎浮提后,每到一国,狮子示作威势难遏,急急作啖人之状,人类见了无不惶怖,四处逃窜。而我即对人说,此狮子喜啖恶人,如能给恶人若干,狮子自然退去。这时国王决定放出死囚给狮子。

你得人后,即刻驱诸恶人往诸深山林谷之中,于未啖之先,汝先化一人,对恶人说:谁能持五戒,修十善道,身、口、意,三业相应者,此狮子便不啖汝等。诸恶人一定会说:我等理应当死,今得此再生机会,决定依教奉行。化人随即代为受戒,叮嘱不可毁犯,如有毁犯者,狮子随时前来啖食。言毕,遂令诸恶人回去,别人见了,一定人人惊愕,问说:你们怎么能回来的?狮子怎么不吃你们呢?诸恶人定答:有一人教令我们受佛五戒,奉行十善,始终不犯,狮子便不吃我们了...。如是方便度人之法,尔我周行南阎浮提诸大小国,皆令诸大小国人民,转念为善,死者生天,而后天人自然会一天天的增多啊。帝释听了梵天主这一番方便度人的方法,连声叫好,于是如法泡制,结果竟不出梵天主所料,天人渐渐底增多了。

按:这则故事是说,菩萨为度众生,不计一切,苦心孤诣的示方便,引诱众生去恶行善,反邪归正。悯其三途受苦,先教五戒十善生天之法,而后渐至涅槃。《正法念处经》上说:既从受天乐,若不行放逸,从乐至乐处,后必至涅槃。菩萨度生的方式,不求高,但求实。用法活,不呆板,目的先使众生脱离现实的苦楚。所以初步且用五戒十善人天乘法,为众生先开一条至一乘之先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道心弥坚

道心弥坚

文/智行法师那天正午,我去紫霞洞给老道长送一幅观音菩萨显圣的相片。老道长见我上山来,亲切地喊道:“大和尚啊,我要修忍辱呢!”“阿弥陀佛,忍辱好啊!”我边回答边走进洞去。我拿菩萨像给他时,老人家立刻五...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圣凯法师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这样说。于是,剃头、穿袈裟、念经、坐禅成为一种职业需要了。所以,现在许多社会人对出家人产生了另外一种称呼职业和尚。但是,我们如...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经文:【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悟“自他交换菩提心”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悟“自他交换菩提心”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这次生死考验, 估计我永远无法认知病人是如何与病魔死神做斗争的。在医院工作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里,我看多了无数家庭、病人的生死离别,心肠因此被淬炼的坚强抑或麻木?忍耐...

现在的人应该如何降伏这颗YIN欲炽盛的心

现在的人应该如何降伏这颗YIN欲炽盛的心

现在的人应该如何降伏这颗YIN欲炽盛的心 问: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业障重呀,这是一个很大的烦恼,首先在观念上我...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