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问: 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答: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真正能发出来了,一直能保持住;保持住了,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善,没有恶,但是还有善恶的区别,你就只做善,不做恶。胜义菩提心真正发出来了,在你的相续中就有证悟空性的智慧了,证悟一切法真理、真相的智慧了,这个不一定能保持下去。

在进入禅定的状态中,没有善恶的区别;但是从那种状态中出来,平时行住坐卧的时候,还是有善恶的区别,就看能不能保持住。没有成佛之前肯定保持不住,到十地菩萨时就差不多了,成佛后一直是那个状态,就没有善恶的区别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姊姊拜佛弟受福荫

姊姊拜佛弟受福荫

姊姊拜佛弟受福荫佛菩萨是众生的良师福田:李水锦莲友亦是撒播菩提种子的良朋益友,他每次邀约台中莲社弘法人员日期定好,就先因家去作宣传,遍及山上的每个角落,男女老幼,无不都来念佛闻法。撒了种子,一定会发...

济公活佛传奇录九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

济公活佛传奇录九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

第九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 却说济颠过了一夜,到了次日,走出山门,一路里寻思道:「这伙和尚合成圈套,逐我出寺门,我想勉强住在这里,也无甚风光。那净慈寺德辉长老,平素与我契合,若去投他,必...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麁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

行百里而欲事者 死

行百里而欲事者 死

民国前,有一青年与同窗好友进城应考,二人俱新婚不久,考期虽尚未结束,在城里独宿了几日,难耐寂寞。他与好友相约,于当日考试下堂后,结伴回乡;步行百余里(约五十多公里),至二更天返抵家门。父亲问他因为何...

素食的意义---慈诚罗珠堪布

素食的意义---慈诚罗珠堪布

书中谈到佛教如何看待吃肉吃素时讲道:小乘佛教认为:三净肉能食,非三净肉不能食。在泰国等地,僧众至今还是这样行持的。他们认为:如果所有的肉都不吃,是提婆达多的仪表。其根据是小乘的戒律,释迦牟尼佛在小乘...

离婚后挽回老公的技巧

离婚后挽回老公的技巧

不要试图寻找婚姻问题中的是与非在日常生活之中,有许多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妇都在相互抱怨,怪罪对方将矛盾激化,并且试图寻找婚姻问题的是与非,将其化解和弥补。其实,这种寻找是与非的做法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