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诗曰:

阿育王征海不从,分金造像比轻龙;

兴添福德修千日,献宝称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不称臣服从大王。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来说:启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龙王,不属于大王。因为龙王向来不遣使来问候大王,也没有任何宝物进贡。由此可见,他不属于大王。

阿育王想考验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够慑服龙王,因此发动了千乘万骑的兵将,敲钟击鼓,旌旗展扬的来到海边。阿育王厉声向大海呼喊说:龙王!你在我的国界内,为什么抗拒不来见本大王?他虽然再三地呼喊,龙王却安然不动,视若无睹。

阿育王问群臣说:有什么妙法,可以使龙王不得不出来?这时,有一位尊者,禀告阿育王说:时机若到,就可以使龙王出来。现在因为龙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来归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龙王的福德比较大的话,可用黄金二斤,分别塑造两尊王像,一斤造龙王形像,一尊造大王形像。两尊金像造完成之后,如法加持修法,比量其轻重,就可以明白谁的福德大。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办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后,称验的结果还是龙王的像重,人王的像轻。

尊者说:龙王的福德,超过于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较重。大王的福德不够,所以比龙王的像轻。若想轻者变重,必须修德培福,才能如愿。阿育王听闻尊者的开示之后,知道自己的福德浅薄,深感惭愧,因此更发勇猛精进之心,广种福田。从此每天精进修持显密佛法,又大叩头(大礼拜)数千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竭诚的礼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的发心,稀有难得,他把私人的财产,全部做为供养三宝与布施贫穷。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广造佛像,印赠佛经,不计其数。如此种福,使供在密坛上的龙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说:这样的福德还不够大,要使龙王像向大王顶礼,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够大。

于是,阿育王更加发大心,并接受耶舍尊者的指导,取阿?世王所藏的佛陀舍利四升,粉碎七宝末,而造八万四千宝塔。又受护法神的协助,将此宝塔舍利,分遍阎浮提,同时安置供养。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国去宣扬佛法,使佛法遍满于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断的精修佛法,广种福田。到了最后,连阿育王自己睡觉用的枕头,也拿去卖掉,来供养三宝。这时,龙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顶礼。尊者就向阿育王说:现在可将两尊金像,再称验其轻重。真是不可思议,人王像已经超过龙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说:大王可以征服龙王了。阿育王非常高兴,便如前次一样,带领著大军来到海边。这时,龙王立即变化成一位青年婆罗门,来到阿育王的面前,长跪问候请安,并贡献许多珍宝,自称小臣。

诗曰:

福慧双修正法王,阐扬圣教显威光;

捷成宝塔阎浮遍,饶益人天尽佛当。

附注说明:

(一)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故佛为福慧两足尊。若要人恭敬信服,自己需要培植相当的福慧。

(二)布施得大福,修持开智慧。培植福慧的人,必须要至心供养三宝,周济穷苦;精进修持显密佛法。

(三)礼拜三十五佛,功德无量。依照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法,修持礼拜诸佛,能消灭一切恶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范纯仁,字尧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一生为人谦逊温和,正直宽恕。从来不...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译念阿那般那,或简称念安般的。音...

达真堪布:如何增强专注力?

达真堪布:如何增强专注力?

达真堪布:如何增强专注力? 问:上师在这次极乐法会开示中讲到成就的根本之一是专注力,请问上师,如何增强专注力? 上师回答: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信心是成就的根本。这种...

豪门贵族人家盛行的生孩子选吉日到底有什么好处

豪门贵族人家盛行的生孩子选吉日到底有什么好处

孩子的出生日不仅对孩子有影响,对家人也有一定的影响,日子不同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也不同。作为准妈妈的我们,要是是决定剖腹产生产的话,那么就应该着手生孩子选吉日才能迎来好生活。首先我们要先懂得怎么计算剖腹...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安闲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安闲

人之所以不得安闲,多半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愿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苦或是有欠缺的时刻,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却也不时担心有所...

人和人走得太近,缘分易尽

人和人走得太近,缘分易尽

弘一大师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