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诗曰:

阿育王征海不从,分金造像比轻龙;

兴添福德修千日,献宝称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不称臣服从大王。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来说:启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龙王,不属于大王。因为龙王向来不遣使来问候大王,也没有任何宝物进贡。由此可见,他不属于大王。

阿育王想考验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够慑服龙王,因此发动了千乘万骑的兵将,敲钟击鼓,旌旗展扬的来到海边。阿育王厉声向大海呼喊说:龙王!你在我的国界内,为什么抗拒不来见本大王?他虽然再三地呼喊,龙王却安然不动,视若无睹。

阿育王问群臣说:有什么妙法,可以使龙王不得不出来?这时,有一位尊者,禀告阿育王说:时机若到,就可以使龙王出来。现在因为龙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来归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龙王的福德比较大的话,可用黄金二斤,分别塑造两尊王像,一斤造龙王形像,一尊造大王形像。两尊金像造完成之后,如法加持修法,比量其轻重,就可以明白谁的福德大。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办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后,称验的结果还是龙王的像重,人王的像轻。

尊者说:龙王的福德,超过于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较重。大王的福德不够,所以比龙王的像轻。若想轻者变重,必须修德培福,才能如愿。阿育王听闻尊者的开示之后,知道自己的福德浅薄,深感惭愧,因此更发勇猛精进之心,广种福田。从此每天精进修持显密佛法,又大叩头(大礼拜)数千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竭诚的礼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的发心,稀有难得,他把私人的财产,全部做为供养三宝与布施贫穷。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广造佛像,印赠佛经,不计其数。如此种福,使供在密坛上的龙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说:这样的福德还不够大,要使龙王像向大王顶礼,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够大。

于是,阿育王更加发大心,并接受耶舍尊者的指导,取阿?世王所藏的佛陀舍利四升,粉碎七宝末,而造八万四千宝塔。又受护法神的协助,将此宝塔舍利,分遍阎浮提,同时安置供养。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国去宣扬佛法,使佛法遍满于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断的精修佛法,广种福田。到了最后,连阿育王自己睡觉用的枕头,也拿去卖掉,来供养三宝。这时,龙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顶礼。尊者就向阿育王说:现在可将两尊金像,再称验其轻重。真是不可思议,人王像已经超过龙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说:大王可以征服龙王了。阿育王非常高兴,便如前次一样,带领著大军来到海边。这时,龙王立即变化成一位青年婆罗门,来到阿育王的面前,长跪问候请安,并贡献许多珍宝,自称小臣。

诗曰:

福慧双修正法王,阐扬圣教显威光;

捷成宝塔阎浮遍,饶益人天尽佛当。

附注说明:

(一)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故佛为福慧两足尊。若要人恭敬信服,自己需要培植相当的福慧。

(二)布施得大福,修持开智慧。培植福慧的人,必须要至心供养三宝,周济穷苦;精进修持显密佛法。

(三)礼拜三十五佛,功德无量。依照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法,修持礼拜诸佛,能消灭一切恶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儿子眼中的父亲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儿子眼中的父亲

儿子眼中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儿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

中国西北清真美食:从古兰经中探寻现代养生之道

中国西北清真美食:从古兰经中探寻现代养生之道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西宁市大西门餐厅地方菜总厨马志清已经在厨房里按照古兰经的要求,抹脸、漱口、净鼻……而且口中念念有词:“真主,请清除我双手的污秽,赐予我双手的灵巧……”“干净卫生是现代养生学最...

达真堪布:持戒波罗蜜要圆满,主要是什么?

达真堪布:持戒波罗蜜要圆满,主要是什么?

达真堪布:持戒波罗蜜要圆满,主要是什么? 不恼害众生是持戒,这若是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达到圆满,那肯定是要把这些鱼、龟、牛、羊等可怜的受苦众生都迁移到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在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受害者,...

为一句话而改变了一生

为一句话而改变了一生

唐代的丹霞禅师本来要进京赶考,途中遇见一位出家人对他说:“你要去考官,求取世间的荣华富贵,倒不如去参加选佛,成就出世间的解脱。”他一听,当下改变了主意,到寺院出家参禅,终于成为一代高僧。一句话如同一...

认真读金刚经感应:梦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升空

认真读金刚经感应:梦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升空

自从看到读《金刚经》的感应后,我于2010年6月27日开始加读《金刚经》。这一看,不得了,发现各大佛学网站都很热闹,有读心经的,阿弥陀经的,无量寿经的,持大悲咒的,准提咒的,还有念佛号的,圣号的,...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刮目相看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一只小狗看见几只老鼠在偷吃主人的粮食,便走了过去。领头的一只大老鼠发现小狗来了,噌地蹿上一个与小狗同高的凳子上,对它说:你别多管闲事小狗半坐在老鼠的面前,歪着头听老鼠发言,只是听不懂。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