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诗曰:

贫家夫妇悟穷因,作福无钱共卖身;

喜得千金功德种,国王赞善赐璎珍。

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贵、贫、贱、苦、乐,皆是因果的关系。然而命运是活的,可以由我们的心去改造。

古德说: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下面这段故事,就是指示我们改造命运的秘诀。从前有一个非常贫苦的人,名叫?夷罗,因为生活艰难,他们夫妇二人必须为人做苦工,每天都在饥寒的交逼中,度过其凄惨困苦的生活。他俩看见村上有很多富豪,均纷纷到佛寺去作大施供法会,十分羡慕。回到破屋中,夫妇互相悲嗟不已!

丈夫说:我们宿世犯了悭贪,吝惜金钱,不会广种福田,布施修福,今生才会遭受如此贫穷困苦!那些富豪有钱的人,是因为他们先世乐善好施种福;福业成熟,他们一出生,就得到衣禄充足,快乐自在;现在又再修善种福;将来他们的福禄,更加受用不尽!布施好像耕种一样,有种植才会得到收获,这是一定的道理。他们有钱又会布施修福,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他的妻子说:空羡慕人家有什么用?我们既然知道财富是修福得来的,应该赶快种福才对啊!

丈夫说:我也知道赶快修福,可是,我们连一天三餐都吃不饱,那里有钱去布施种福呢?谈起钱来,真使我们伤脑筋!

妻子说:这样吧!你把我卖给富豪人家去做奴婢,你把卖得的钱,到佛寺去供佛斋僧修福,何必愁苦呢?

丈夫说:不行啊!如果把你卖给人家当女婢,我一个人怎么存活?妻子说:你如果不忍心单单出卖我,我就和你同卖此身,供养三宝作福,岂不大善?夫妇商量决定后,就到一个富翁的家里去,对富翁说:我们夫妇二人,以此贱身,抵贷金钱,可以吗?

富人问说:你们要贷多少钱?夫妇答说:如果抵贷千金,供佛作福,就可以了。约期七日,如果过了七天后不偿还,我们夫妇愿做奴婢,供您使唤。富翁知道他俩发心供佛,就答应他们,随即订立契约,他俩拿到千金之后,立刻前往佛寺,将千金交给寺主,举办七天的无遮大施供法会。

?夷罗夫妇欢欢喜喜作功德,不计任何辛苦,他们互相勉励说:这七天供佛斋僧的时间,至为宝贵,改造命运,尽在此一举,我们必须要至心、竭诚、奋勇,恭敬供养三宝,出力造福。七天过了以后,我们就要准备去当奴婢,那时候就没有造福的机会了。话说完之后,他俩就日夜在佛寺里,不停地为诸僧众服务,供养一切所需。

斋供法会的第六天,国王也莅临佛寺准备办布施斋会。佛寺的住持僧禀告说:本寺已接受贫者请供,明天是最后一天,日期不能移动。

国王说:他是谁?好大胆!敢与本王共争斋会日期。因此派人去找他,?夷罗夫妇拜见国王,启禀说:大王!小民?夷罗夫妇,只有明天一天自在,以后就不得自由了,明天是最后一天,敬请大王慈悲恕罪。国王接着探询详细情形,?夷罗禀告说:

我因为前世悭吝不作福,今生才会受到如此困苦。现在如果再不作福,后世更加贫困,因此,我俩卖身贷款,来作此七天功德,希望能够从此断除贫穷困苦。契约日期只有七天,后天起,倘若无钱偿还,我俩就要去当人家的奴仆。因为只剩下明天一天,所以必须争取这宝贵的日子。

国王赞叹说:不坚之命,易于坚命。能够知苦断集,真是聪明人。于是就让他俩作完圆满功德。

国王和王后深受感动,拿出很多衣服以及璎珞宝物,赠送给?夷罗夫妇;又割让十个聚落(村庄)的土地,赐给他做为福因,从此遂成为富豪。

诗曰:

福田广种富财生,施一金能得万成;

辗转连绵行乐善,储因熟果永增荣。

附注说明:

(一)真心供养三宝的功德,真不可思议!?夷罗夫妇,本来是困苦难堪,他俩发心在佛寺竭诚供佛斋僧七天,遂即成为一代富翁。

(二)需要求财的人,应该竭诚发心供养三宝作福;富乐有钱的人,更需要广种福田把钱财储蓄于佛法僧福田中,则万世享用不尽。

(三)佛陀说:动一仁念 ,出一良言,尽一分力,助以适需(帮助出家人,供养所需要之物品),皆名为施;所得施福,六天(六欲天上)人中,往返十世。改造命运最好的秘诀,就是发心修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真心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真心

真心卢巴苏库是扎伊尔尼阿里河上的一个渔夫。20年前初夏的一天,他从蟒蛇口中救了一条小鳄鱼,并为其取名恩加纳。由于担心恩加纳伤人,卢巴苏库做了一个笼子,将它放在里面。卢巴苏库每天都将捕来的鱼拿出几条喂...

周安士:安士全书

周安士:安士全书

清朝怀西居士周安士著述重刻《安士全书》序一重刻《安士全书》序二《阴骘文广义》原序文昌帝君阴骘文补缺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

圣境屡现—唐法照

圣境屡现—唐法照

圣境屡现唐法照唐朝有位法照法师,不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大历二年,他居住在衡州(就是现在的湖南衡阳县)的云峰寺,勤修佛法,精进不懈。有一天,他在僧堂盛粥的钵子里面,忽然看见了五彩祥云,云中现出一座寺院,...

拙火定

拙火定

拙火定无始以来,无量众生流转生死苦海,痛苦挣扎,无力自拔。十方诸佛悲悯,以微妙善观因缘之实相妙智,传下了八万四千妙法,打开了缠缚身心的五毒脉结,解放了轮迴之根、我执的生死枷锁,迅速趣入法界光明清静之...

佛教饮食之道

佛教饮食之道

佛寺斋堂称为五观堂,为何称之五观堂?因为佛制比丘,食存五观,如果用斋时,散心杂话,则信施难消,由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为五观堂。依名显义,五观堂意味著行者用斋进食也是一种修行的重要课题。佛法与生活...

永不停歇的素点达人——樊定宣

永不停歇的素点达人——樊定宣

在一个暖风徐徐,蝉声唧唧的仲夏午后,我们和樊定宣师傅坐在有着小花园的会议室里,进行一场轻松的访谈。这位做事严肃认真、待人幽默豪爽的素点大厨,曾以精致全素的「蔬果细花点」,赢得1992年「台北美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