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

二、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

诗曰:

愚人欲学得成仙,恶毒农夫谝种田;

劳作满年登古树,唤飞即跃获升天。

杂譬喻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愚钝的人,但是他的心却极为诚恳,他听人家传说,邻国有一种仙水,人喝了之后,可以得道成仙。他深感人生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因此,他想学道成仙,可以得到逍遥自在。由于他坚信不疑,至心恳切的欲求得道成仙,于是向人问路,决心前往邻国去求仙水。

当他到达邻国之后,便向人探询仙水的所在地,大家听到他的问话,先是觉得诧异,继而暗笑他的愚痴无智。但他不因受辱而生退志,反倒好像很有把握似的不顾一切,竭诚勇猛前进,一心只是求寻仙水。

有一天,天快黑的时候,他遇到一个以种田为业的农家,便向农家的主人求住一宿。主人问他说:先生要往那里去?办什么贵事?他老实的回答主人说:我听说贵国有一种仙水,凡人一喝就会成仙;我想学仙,所以特地到贵国来寻找仙水。

主人见他愚钝诚实,想愚弄他,利用他来做苦工赚钱,于是心怀不善的向他说:我不但知道仙水的所在地,而且还知道仙树,凡人只要爬上仙树,就会飞上天去成仙。

愚钝的人听了非常高兴的说:好极了!请您老人家告诉我仙水和仙树的地方,好吗?

主人说:可以啊!你如果能在我这家里做一年的苦工,我就带你去成仙。否则,即使你走遍全国,也求不到仙水。

愚钝的人回答说:这样很好!我愿意为您老人家工作,以酬谢您成全我成仙的美意。于是,他就为农夫做各种苦役。由于他一心竭诚的志求成仙,无论任何苦役,他都能以苦为乐精诚的勤劳工作,没有丝毫怨言。

恶毒的农夫,只不过是利用他做苦役赚钱而已,那有什么仙水和仙树呢?光阴荏苒,转瞬之间,一年很快地就过去了。一年既满,这个愚钝的人,就向其主人要求喝仙水、爬仙树。

那个狠心的农夫,就带他到深山里去,指着岩崖上的一棵古树说:这棵就是仙树,你爬到最高的枝头上去,我叫你飞,你就应声飞跃一跳,保证立刻腾空成仙。

可怜这位愚钝的诚实人,毫无怀疑的竭诚祈祷成仙,他遵照主人的指示,爬到古树的顶端。

主人在树下,高声喊飞,他立即从树上飞身跃入空中,居然乘空而去,真的成仙得道了。

主人却看得愣住了,他心里暗自想:我利用这个蠢人的力量,来增产农作,故意骗他有仙树可以成仙,本想让他摔死在岩石上,没料到竟然真的成仙飞了。我真想不通,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唔!我知道啦!这棵古树,可能真的是仙树圣树。

于是,这个农夫就非常崇敬这棵古树,视之为至宝。他回到家里,仍念念不忘这棵圣树,因为他也想要成仙飞去。

过了几天,农夫就带着他的儿子,来到古树下。儿子让他父亲先爬上树,然后高声喊道:爸爸!飞呀!这位农夫立即应声,纵身向天空一跳,只听得啊哟一声惨叫,立即由空中摔落在岩石上,粉身碎骨死了。

诗曰:

贪婪无道世称聪,果报偿还实不空;

恶孽欺人多自毙,如形感影业因同。

附注说明:

(一)春秋左传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佛经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二)现世受报,其罪尚轻,将来在三恶道的苦报,才是严重。

(三)害人,就是害自己。因果报应,毫厘不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三】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

实用佛教: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实用佛教: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

星云法师回忆母亲的感人事迹

星云法师回忆母亲的感人事迹

身为佛子的大家,不但要以历代前贤为“根”,努力发扬他们利众无我精神;自己也要健全起来,立志成为万世子孙的“根”。1994年4月,是我十年来的第三次赴大陆探亲。从扬州来的兄弟,从广西来的姐姐,从上海来...

种什么善根能世代富贵长寿?

种什么善根能世代富贵长寿?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是时国中有一辅相。其家大富。然无儿子。时恒河边。有摩尼跋罗天祠。合土人民。皆悉敬奉。时此辅相。往诣祠所。而祷之言。我无子息。承闻天神。功德无量。救护群生。能与其愿。...

卑贱的粪夫

卑贱的粪夫

卑贱的粪夫诗曰:智愚贵贱富穷贫,苦乐皆由善恶因;佛法教人平等视,极卑下劣出应真。释迦佛陀在印度乔萨罗国舍卫大城的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很多有善根的众生,都得到解脱。当时有一个四姓中最下贱的人,他的名字...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八十五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八十五回

第八十五回第十天。天刚破晓,海边来了一群采燕窝的人。燕群的家园几乎全被夺走了。小燕放不下她的小小燕,她想到小小燕不会飞,若独自被捉走会很可怜。她却没有能力像雁儿叔叔提着小燕一样,把小小燕提走。「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