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一、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二十一、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诗曰:

师尊微笑忆前因,鬼子门边托圣人;

剧苦惨然无一食,住城坏见七番新。

释迦世尊涅槃后七百年,北印度?宾国,出现阿利那恶龙王,兴灾作乱。是时有二千位大阿罗汉,虽各尽神通力,均无法将恶龙王驱出国境。有一位大威德的尊者,名叫祗夜多,他来到龙池边,向龙三弹指说:龙!你今出去,不得住此。恶龙王随即离开,不敢停留。

二千位大阿罗汉非常惊讶,均问尊者说:祗夜多尊者!为何我们各尽神通力,毫无反应,尊者只用三弹指,即能令恶龙王远入大海呢?

尊者说:这就是密宗的密法威力不可思议之处,也是由于持戒功德的关系。我从凡夫以来,均严持显密佛戒,尊师重道,清净身、口、意三业,即使极微细的戒,也视同四重禁无异。因为神力不同,所以诸位尊者不能够把它赶走。

祗夜多尊者驱龙之后,即和众弟子往北天竺,途中看见一只乌鸦,尊者向它仰视微笑。众弟子讶异地问道:尊者!您为什么见到乌鸦就微笑?可以对我们叙说微笑的因由吗?尊者说:时间到时我就会说。于是继续前行到石室城的门口,尊者惨然变色。这时因为快近中午,尊者和众弟子均入城去托钵乞食。用过午餐之后,将出城门时,尊者又惨然变色。众弟子即长跪请求尊者开示,微笑和惨然变色的原因。

尊者向众弟子说: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入涅?后,是时我出生为富豪人的儿子,少年时欲出家学道,父母却不允许我出家。父母亲说:家业事重,你若出家去修道,谁能继承后嗣?我为你娶妻,生下一个儿子,就让你出家去修行。因此即便娶妻。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到了小孩七岁时,我再请求父母亲放我出家去修行。

是时,父母恐违前言,暗中嘱咐乳母向孩子说,你的爸爸如果要出门去时,你就在门口缠住他,而对你的父亲说:爸爸!您既然生了我,为什么现在又要舍弃我而去出家呢?爸爸如果决心要去出家,就请您先把我杀死,爸爸要去出家再去。

我看到孩子啼啼哭哭的缠住不放,惨然情变,便对他说:你不必悲哭,我住在家里,不再去出家。由于受到父母和儿子的阻碍,没有出家去修行,因此流浪在生死轮回中,遭受各种剧苦。

后来,我五百世出生为狗,经常饥渴难忍,只有两次得到饱满:一次是遇到一个酒醉的人,酒肉吐满一地,我得到安乐饱足。另一次,遇到夫妇二人,丈夫在田里工作,妇人在家中煮饭,忽然有事暂出,我即乘机入内,准备偷吃他们的饭菜,因为食器的口小,我的头钻了进去,难得出来,虽得一饱,却受到辛苦。这时农夫从田间回来,他一怒之下,即用刀把我的头砍断在容器中。当时阻扰我出家的儿子,因为犯了留难出家人的深重罪业,命终也堕落在三恶道中受苦。我成道之后,运用神通道眼去观察宿命,天上人间以及三恶道中,相遇非常困难,到现在才头一次见面。我向它微笑的那只乌鸦,就是当时阻扰我出家的儿子。

我在城门边见到可怜的饿鬼子,他对我说:尊者!我在此城边已经七十年了,我的母亲为我入城去求食,一去不回,我饥渴难堪!拜托尊者入城若见我母,请传话给她,说我非常痛苦,赶快回来看我。

我入城时看见饿鬼母说:你的儿子在外面啼哭,饿渴得非常困苦,请你赶快回去。饿鬼母说:尊者!我入城已经七十多年,因为我薄福,加以新产,羸弱无力,偶然找到脓血、涕唾、粪秽等不净之物,也被大力鬼抢去。最后我得到一个人吐出来的一口痰,我要拿回去和我子分食,可是城门中的守城鬼,不许我出去。恳请尊者慈悲带我出城,使我母子相见,以便分食此不净物。我即将饿鬼母带出城和他儿子相见。

我问饿鬼母说:你住在这里有多久?鬼母答说:我眼见这座城坏掉,再重建新城;新城又坏,坏了又重建新城。这样见过七次新城,七番成坏到底有多久,我也不知道。是时我叹气说:饿鬼寿命长,甚为大剧苦。我看见饿鬼如此困苦,所以才惨然变色。

诗曰:

出家学佛利人天,福广虚空德海渊;

无量圣贤由此得,留难阻碍罪深坚。

附注说明:

(一)佛陀说:无知之人,若是阻扰别人出家,其罪甚重!入深地狱,黑暗无目,四围赤铁,烈火猛烧,经万亿劫,不能得出。

(二)出家学佛修行,能够了脱生死,弘扬佛法,救渡众生,所以出家人是人崐天福田,有善神恭敬守护。

(三)如果有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欲求出家,修行学佛;应该要坚固信心。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当初为求道要出家时,父母亲也不允许。但他信愿真实,坚定不移,以至出家修道,终能成佛,普度众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话说妙善大师见这好好一个地方,却不产米谷,就动了慈悲之心,便向卢芸说道:员外呀!你们这里很好一个地方,却不料不生米谷,只有麦菽,真是一件大大的缺憾。现在贫尼...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三十二节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三十二节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第三十二节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煮云法师著莫正熹居士说:我也曾参加过观音楼念佛会有一年之久,认识了不少的佛教徒。其中有一个妇人,是广东高州籍的,其本身是姓莫,与我同宗,也可以说是我的姊姊了...

佛教故事:罗汉菜:唯上不下

佛教故事:罗汉菜:唯上不下

唯上不下昔有国王出游于外,每见沙门,即下车为沙门顶礼。道人说道:「大王可以不必下车吧」!王道:「我唯上不下也。为什么说唯上不下呢?我今为道人顶礼,寿终后当生天上,所以说唯上不下也」! .no-mob...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7)“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7)“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真正的学佛修行,就是...

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心咒-六字大明咒

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心咒-六字大明咒

嗡(ōng)嘛(ma)呢(ni)呗(bei)咪(mei)吽(hōng)六字大明咒乃观音菩萨心咒,无论是否学佛修行、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皆可念诵,遍数越多越好,以满十万遍为最小限度;每次至少一百零八遍...

上香的正确方法

上香的正确方法

如何上香才能有求必应?1.不可批评佛像的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奉于卧室内。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