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事情没能今日做,结果很多众生丢掉了性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即将成熟的谷子会招来好多鸟儿前来觅食,有人怕鸟儿偷吃谷子,就残忍地在地里撒下了大片的粘网。

前几天,一个知道我学佛的朋友偷偷地告诉我哪里有粘网,提醒我赶紧把粘网弄走,不然的话肯定会有好多鸟儿被粘死。当时我想把手头活干完了再去,可是后来竟然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过了好几天,我才突然想起这件事,就赶紧去粘网的地里查看,结果发现有好多鸟儿已经被粘住活活饿死了。看到眼前这悲惨的一幕,我的心如刀绞般疼痛,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平日里我口口声声说众生平等,可我的行为是平等了吗?如果当时是我的父母、孩子面临被害,我还要等忙完活儿再去吗?

眼前的粘网就像一张天罗地网,可怜的鸟儿随时都有被粘住的危险,不能再让鸟儿被害了,就算亡羊补牢吧,我必须赶紧找到撒网的人,劝他立刻把网撤了,救命的事真的是一刻也不能等啊!

我很快找到了那个撒网的人,一见面我就急切地劝他:“其实鸟儿也挺可怜的,它们只是饿了想填饱肚子,而我们却用粘网把它们活活粘死,这太残忍了!动物也是和我们人一样的,有生命有情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它们都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呀,我们又怎能忍心伤害他们呢?杀死一只鸟和杀了一个人其实是一样的,将来是要偿还因果的。”

听了我的话,他低头若有所思,好久沉默不语,然后他低声对我说:“你不知道鸟儿们会把一整块地的谷子吃光吧,可厉害了。”

我进一步劝说他:“如果怕吃完,可以想别的办法呀,比如用衣服做个假人,或者在网上买个能发声音的太阳能机器人,效果也是很好的,便宜、实惠又环保。而你买的这个粘网也花了不少钱吧?不但谷子没留住,也伤害了这么多生命,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将来自己是要偿还的,太可怕了!退一步说,即便是这次谷子被吃完了,我们也饿不死呀,可是鸟儿们呢?它们投生为畜生,本来已经很可怜了,它们盼的就是秋天的到来临时填饱一下肚子,不然就真的被饿死了。”

他连忙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以后不这样了,我现在就把网给撤了去。”

总算说服了他,这时我才舒了一口气。尽管如此,可每当回想起这个事情我就心痛不已。当时,由于我的一念之差,却造成了本不该发生的悲剧,真是痛悔莫及啊!如果朋友提醒我的时候,我马上就去,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邪恶知见第二十九条告诫我们:“认修行放在明日做……记住这一条,这是生发堕落的缘起种子,修行不能放在明日做,否则落入邪恶知见。”

而我又是怎么做的呢?关键时刻我却先急于忙自己的事情,把众生的利益放在后面,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落入了邪恶知见,我这哪里还算得上是一个修行人呢?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学佛修行不是空喊口号,而要当下付诸于实践,利益众生的事就要当下去做,而不是拖延到以后。要从内心从骨子里真正学习佛陀的一切,时刻把众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但自己不做伤害众生的事情,还应劝导他人行善离恶,让其善因善业增长,恶因恶业远离。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以一个“我是菩萨”的心行去利益众生,真正做一个因地菩萨!

撰文:兰馨
编辑:雪馨、安然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恭闻南无羌佛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是学佛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问:‘我媳妇的妹妹,第一次来四楼念佛堂念佛,就觉得自己眼泪一直不尽的流,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这种现象不只是一个人,我已经遇到好几位有这种现象。实际上《无量寿经》...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咤拉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咤拉

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吒拉巴答吒拉(Patacara,古译:波吒左啰)是沙瓦提城(Savatthi)某位大富商的美丽女儿,[1]当她十六岁时,父母亲便将她幽禁在一栋七层高楼的顶楼,派了许多守卫护...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童女见佛回车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童女见佛回车

童女见佛回车这天,佛陀慈悲应众生祈请,来到舍卫国托钵行化。当时,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正骑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朝着花园的方向缓缓前进。当她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小女孩发现路上远远迎来一位气宇不凡的出家人。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有位和尚去参访雪峰义顾禅师,雪峰问他:从哪里来?和尚回答:覆船。雪峰说: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过去,为什么先要覆船呢?那位和尚无法领会雪峰的意思,便回去把经过告诉覆船禅师。覆船对那和尚说:你为什么不说我已...

一个乞丐的感人报应

一个乞丐的感人报应

故事发生在距今一百年以前,有一位林登章先生,住在距嘉义乡间十数里路,为人正派,不幸被奸人诬害,捉进官厅,关入监牢,林太太为了丈夫含冤入狱,家中又清寒贫苦奔波各方,托人救援,把家中所有的现款花的一乾二...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是比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