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七):中阴

《入法门论》科解(七):中阴

阿王诺布帕母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中阴种类:

一)生死中阴:出生至死亡之间------------------本有

(二)梦境中阴:入睡至苏醒之间

(三)妊娠中阴:入胎至出生之间

(四)禅定中阴:入定至出定之间

(五)法性究竟期中阴:死亡入无意识状态至意识复苏之间------------------中有

(六)转生中阴:灵知心识初起造作至投胎霎那之间-----------------中有

二、中阴简别:

(一)中阴:过渡时期,无物所托

(二)鬼道:投生转道,有身所附

三、中阴心识:

(一)体状:无体本空,无形无边(p.139-141)

(二)活动:(144-149)

1.无明无意识阶段--无明缘行(P.288)--法性究竟期中阴阶段:

六大分解,心无所依,不知所然,如木如石

善根深者,生起欢喜,相应一体,即获解脱

分别念者,产生怖惧,偏向弱光,转向六道

2.识初起造作阶段---------行缘识(P.289)--转生中阴阶段:

3.比量识产生阶段---------行缘识(P.289)--转生中阴阶段:

4.相对观命名阶段---------行缘识(P.289)--转生中阴阶段:

意念渐强,活动频繁,虽似神通,盲目徒劳

无明支配,业力牵引,我执加甚,更难解脱

四、中阴期限:因果差异,无固定期(149-151)

五、中阴救渡:(151-152)

(一)主法:具功德大成就圣者

(二)方式:加持、回向、消孽、转生

相关学习内容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四):受用前行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居士:洗濯垢污 显明清白

黄念祖居士:洗濯垢污 显明清白

黄念祖居士:洗濯垢污 显明清白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三日讲 诸位大居士,诸位大德,诸位大菩萨: 今天这个介绍之词,念祖不敢当。也就是说,愿意和我们诸位莲友相见,这个心是很恳切...

分手后挽回男爱情心理学 向过度理由效应说no

分手后挽回男爱情心理学 向过度理由效应说no

需要经营的东西很多,经营靠的不仅是个人的能力、智力以及魅力,心理学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很多人经营不好自己的爱情,分手后只能干着急,那么,女生分手后挽回男爱情心理学就派上用场了。小林分手三天后小林怎...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二回 拜瞿波女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二回 拜瞿波女

第四十二回 拜瞿波女善财前往迦毗罗城,路过普现法界光明讲堂,里面涌出一群手执各种器杖的怪神,顶盔贯甲,掉眉愣眼,凶狠狠,恶狼狼的,直奔善财而来。善财见此,惊慌不已,不知是何妖怪杀将过来,躲避不及,只...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过一碗饭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过一碗饭

不过一碗饭我们为谁活着?表面上看是在为家人活着,为自己活着,实际上是在为了名和利在活着。为了名和利,我们可以活得很忙碌,活得很疲累,活得失去了自己。然而,名和利再多,我们抓在手上的又有什么呢?名气再...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不敬请法戒第六初制意者。诸佛所师谓是法。菩萨理应敬人重法灭身求请。而反露踞傲轻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须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于失者不教诲。今则于得者不敬请也三释名者。轻人慢法名不敬请。戒...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好丑部 第八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好丑部 第八章

好丑部 第八章如婆沙论云。鬼中好者如有威德鬼。形容端正诸天无异。又一切五岳四渎山海诸神。悉多端正名为好也。第二丑者。谓无威德鬼。形容鄙恶不可具说。身如饿狗之腔。头若飞蓬之乱。咽同细小之针。脚如朽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