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能做到3点,感应自来,不再多言,因果自有定论

作者:我闻佛心

人的一生,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历经沧桑,人来人往,你就会明白,好像所有的经历都是安排好的。对于学佛人来讲,其实和所有事情一样,也是注定的,用佛家的话语来讲,就是有善根,因缘和合,学佛的机缘成熟了。

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学佛的目的在于使人静心。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对于学佛人来讲,只要做好以下3点,就能受益,获得感应,增加信心。

第一点、一切不良习惯,丝毫莫沾。

对于在家人来讲,佛法的戒律并没有那么苛刻,但是我们要对外面环境的奢侈繁华,看得破,不占染恶习。如果一边念佛诵经,一边恶习不改,坏事做尽,学佛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因果有报,丝毫不虚。

心中学佛就要每天定好功课,按照定好的时间去做,只要诚心,日久天长,自然心净。念至心净时,自己的境界,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感应不可思议,只可意会。

第二点、一切外缘,能减少就减少。

学佛就要对一切缘,不爱不憎,不取不舍。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行。学习佛法看似高深,实则就在生活中,佛法不离世间法。很多人认为学佛就要“放下”,于是就要放弃事业、家庭等,其实真正的放下,是放下对它的执着。

对家庭要尽职尽责,对父母长辈要尽心尽孝,这是学佛弟子最基本的心性。放下是要放下执着心,欲看淡执着,须深信因果。世间所有富贵功名等等,皆如梦如幻,转瞬既空,丝毫靠不住,所以对于外缘不要执着,外缘清净,心中智慧自开,感应自来。

第三点、念佛用功,不可好奇,不要求感应。

学佛念佛,当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会有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这也是佛菩萨加持,给予我们学佛的信心。但是在学佛诵经的过程中,不要贪图玄想,喜欢追求感应,希求在梦中能够见到菩萨,这种思想,容易起魔。

有求感应的这个念头,就把自己的清净心破坏了。感应不是求来的,而是自然产生的效果,这一点,学佛人一定要谨记在心。如果真的是有诚意、有清净心,什么都不求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念到底,亦不怕死,也不贪生,无福不可求也。

作为真正的学佛人,世间的不良嗜好,皆应断除,不然根本谈不到修行。语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生不到彼岸去,更待何时度此身;此生再将人身失,必将轮回千百世。

人生几十年,今生遇到佛法,应及早努力,常念弥陀佛,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明白世事复杂,一切随缘,你会知道佛法无边。不再多言。请诸位自己努力,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朋友参加完姥爷的葬礼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完,我俩一起哭了很久。在姥爷快过世的那些日子,胃口已经很差了,每天能吃下的东西少得可怜。于是妈妈到处搜罗姥爷没吃过的东西,给他尝鲜。那天妈妈带去几颗莲雾。...

成峰法师:其实不想走

成峰法师:其实不想走

其实不想走12月25日佛七中,每天都安排法师给大家就念佛法门做开示。轮到济法师的时候,他问下面近三百个老菩萨:“如果佛七期间,阿弥陀佛来接你们去极乐世界,你们愿不愿意去呢?”“愿意”几百个人异口同声...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世界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世界

世界那一年大概15岁,个子很矮,人也不是很精神。不过,毕竟是半大的男孩儿了,思想里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东西。那一年暑假,天气很热。在整个暑期里,总想的事情就是:就要上高中了,如果考不上大学,世界就到了...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难移的习性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难移的习性

难移的习性怒,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有?怒习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随时都准备要爆发。有一个中年男子,耳朵重听,且有严重的耳鸣,他深受耳疾的痛苦,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也就是大概刚三十出头,他就深...

男人的这些行为细节,可能说明他有新欢了

男人的这些行为细节,可能说明他有新欢了

许多人都说,男人对于爱情的专注度,是远远不如女生的。在一段感情里,一旦女生投入进来,一般就是非常忠贞不渝的,但是相比之下,男生却更加容易出现变心有外遇的情况。尽管这种说法,并不能百分百准确,但是为了...

海涛法师:已经受八关斋戒有几次了,在外面有时候不小心吃到荤食怎么办?

海涛法师:已经受八关斋戒有几次了,在外面有时候不小心吃到荤食怎么办?

海涛法师:已经受八关斋戒有几次了,在外面有时候不小心吃到荤食怎么办? 问:我想请问,已经受八关斋戒有几次了,在家都煮素食,但是在外面有时候不小心吃到荤食,回到家都会拉肚子,这样是不是还会有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