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前世来生,干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是什么面貌?面对未来更是茫然不安,常藉由算命、看相、卜卦等,去臆测未来的祸福。我常想,人的过去,无从弥补;人的未来,遥不可及,为什么不把握今生的因缘呢?

佛教不是宿命论,没有任何神祇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明白前世的种种,不妨看看今生的遭遇,若逢贫困不遂,要用忏悔的法水洗涤,惭愧过去伤害了别人,如是如意顺利,也要懂得惜福结缘,不要浪费自己福德的存款。

所谓前世今生不是有个命运之神在操纵,它是世界宇宙的因果法则。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谁也违背不了因果的轨则。求健康长寿,要慈悲护生;求财富利益,要肯布施结缘;求眷属和乐,要忍让第一;求智能聪明,要远离烟酒毒品。

佛经里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觉悟的菩萨他慎于开始,毫末小恶不敢违犯,刚强的众生,放恣身口意业,只有看到报应现前,才开始畏惧悔恨。浩瀚的佛经有九千多卷,其实只要我们能谨守这八字真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可消灾免难,如意安康。

前世来生,干卿底事,何必吹皱一池春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今生?要成慈眉菩萨,或成饿鬼贪狼?就在你建设的是地狱,还是天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五月十五日开示丛林布萨,一个月内黑月白月两回,《梵网经》、《四分戒本》,每月本来都要诵两次,今只半月诵《梵网经》,半月诵《四分戒本》,已省略了。梵语布萨,华言净住、善宿,又曰长养。谓每月集众说戒经,...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美国时间 2017 年 8 月 24 日下午,正在午休的毛美郿女士被赵玉胜居士叫醒,说他要跟着观世音菩萨走了,要毛女士真心真意跟随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学法,将来在极乐世界再相会。而后,赵居士身体发出光...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原文】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


学佛因缘有种种,有人学佛后如意顺利;也有人学佛后障碍滋生,生活不顺。为什么呢?要如何做?

学佛之后,不代表就能事事顺心,甚至不受任何业报。因为我们在还没学佛之前做过的种种事皆有因果,哪怕后来学了佛,因果也不会断,该有的果报还是要承受的。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高僧大德,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如果不能竭尽全力忏悔业障,不能精进地修行,只会用嘴巴有口无心地学,对成就没有任何意义。

《佛说慢法经》有谈过这个内容:

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利!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又复有人事佛,不值明师,亦无经像,又复不礼敬。……”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有的人学佛是为了真正明佛理,得了悟的善知识,断除自己各种贪嗔痴妄念,日常能依教奉行,精进修行,待人做事都能依佛法行事,如理如法,所以他能够在之后事事称心如意。但是有的人学佛,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也没有经书、佛像,又不恭敬三宝,对佛理既不懂又不理解,对佛法有时信有时不信,放不下五欲的享受,又不肯努力修行,还在做种种贪、嗔、痴的行为,自然也就障碍滋生,生活不顺。

该如何改变?当然是从当下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正确的方法,从因上下手,就好像种地必须下种、施肥、浇水,并且小心看护,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好的瓜果。

而我们需要精进闻思修佛法,发起猛烈的忏悔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遇顺逆诸境,能安然处之,如此用功,定能一切如意。

学佛之后,能否万事顺心呢?

学佛因缘有种种,有人学佛后如意顺利;也有人学佛后障碍滋生,生活不顺。为什么呢?要如何做?学佛之后,不代表就能事事顺心,甚至不受任何业报。因为我们在还没学佛之前做过的种种事皆有因果,哪怕后来学了佛,因...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问:应该执着善法吗?达真堪布解答:刚开始你执着善法,精进学法修法去对治恶,这是个过程,也是必要的。这叫以毒攻毒。若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不执着,谁也做不到。小乘、大乘,显宗、密...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参透生死之道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参透生死之道

参透生死之道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人死如同灯灭,灯灭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要总是执著于死后如何升天,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最好是趁生命还在之时,多为他人也是多为自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学僧道岫看着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