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怎样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论你对大乘义理有着怎样的了解,都是不能称为大乘行人,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触发,要先从义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如对大乘义理,没有真正的了解,不说不可能发心,就是发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后发心,尤其重要。古德还有这样的解说:“只是了解大乘义理,而不发起大菩提心,慧虽有慧,不过是狂慧;如果只知道发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义理,发心虽发,唯增长无明。”无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会可能堕落三恶道中去。所以解义与发心,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费。

359、为什么说法师讲经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经常要去听法师讲经,这样修行才不会走偏?

答:法师讲经要特别地注意,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后,就要修菩提行,初则使其趣于“十发趣心”,继则令其步入“十长养心”,终则令其踏上“十金刚心”。对于这三十心的修学,要一一的解释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诉行人,在“十发趣心”的下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长养心”的中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金刚心”的上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象这样的清清楚楚的教诫,才可说是利己利人的菩萨(合格的法师)。要知道这三十心是入圣位的开始,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如在这阶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点,不但圆满菩提不能证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萨(法师)对初发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说清楚,使他没有错误的前进。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释清楚,那是很危险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师请益,多听法师说法,这样,才知道修行的次第,从而不杂乱。也就是说,要多请大乘法师讲法。

360、为什么法师总是讲菩萨戒的苦行呢?

答:戒经中说:“见到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

”了解大乘经律的法师,应当观机逗教的,以自己所了知的,为新学菩萨开解指导,让他们了解大乘经律的内容,奉行大乘经律的威仪,做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

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话说菩萨结台诵经,超度那一班冤魂怨鬼,当地人士,不明究竟,纷纷往观,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不一。菩萨见他们疑神疑鬼,便向众宣说道:此间不幸受了金人之难,冤死...

素肉松

素肉松

素肉松用料:豆渣、调味品。做法步骤:1将过滤后的豆渣用干净的纱布挤净水分,2豆渣中加入所有调味品(红糖、老抽、盐、生抽、醋和白糖,3用勺子将调味品与豆渣拌匀,用勺子压着斜拌比筷子更方便。4将豆渣放入...

《学佛群疑》02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学佛群疑》02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心律法师: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心律法师: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班里有个同学太讨厌了,自己不会做作业老要抄别人的,小宝不给他抄,他居然还说小宝不讲义气,不帮助同学,小宝就和他分辨;老师看到了,不问青红皂白...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

巧织八卦的智者--蜘蛛在瀚瀚人间,有许多的智者,虽然默默。却也巧露功夫,让人们知道一下。我可不是笨蛋哦!别戏弄我,甚至还得好好跟我学。智者虽然不显眼,却也随处可见,常常在晨曦刚出时,山边林下、墙角、...

夫妻之间怎么预防出现婚外情 通过这几个小技巧也能做到

夫妻之间怎么预防出现婚外情 通过这几个小技巧也能做到

未婚的人对于婚姻生活都是憧憬,但是当你踏进了婚姻之后,你就会发现,生活里满是一地的鸡毛,捡也捡不完,理也理不完。特别是女人,还要堤防婚外情的发生,那夫妻之间怎么预防出现婚外情?通过布局几个婚姻风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