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怎样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论你对大乘义理有着怎样的了解,都是不能称为大乘行人,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触发,要先从义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如对大乘义理,没有真正的了解,不说不可能发心,就是发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后发心,尤其重要。古德还有这样的解说:“只是了解大乘义理,而不发起大菩提心,慧虽有慧,不过是狂慧;如果只知道发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义理,发心虽发,唯增长无明。”无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会可能堕落三恶道中去。所以解义与发心,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费。

359、为什么说法师讲经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经常要去听法师讲经,这样修行才不会走偏?

答:法师讲经要特别地注意,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后,就要修菩提行,初则使其趣于“十发趣心”,继则令其步入“十长养心”,终则令其踏上“十金刚心”。对于这三十心的修学,要一一的解释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诉行人,在“十发趣心”的下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长养心”的中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金刚心”的上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象这样的清清楚楚的教诫,才可说是利己利人的菩萨(合格的法师)。要知道这三十心是入圣位的开始,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如在这阶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点,不但圆满菩提不能证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萨(法师)对初发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说清楚,使他没有错误的前进。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释清楚,那是很危险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师请益,多听法师说法,这样,才知道修行的次第,从而不杂乱。也就是说,要多请大乘法师讲法。

360、为什么法师总是讲菩萨戒的苦行呢?

答:戒经中说:“见到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

”了解大乘经律的法师,应当观机逗教的,以自己所了知的,为新学菩萨开解指导,让他们了解大乘经律的内容,奉行大乘经律的威仪,做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街头卖唱者:音声美妙是何因?沦为乞丐又何因?

街头卖唱者:音声美妙是何因?沦为乞丐又何因?

走在街上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类乞丐。街头卖唱行乞者也不少。一天中午下班,我骑着电车回家,离小区还有一段距离时,突然听到一个很悦耳的清脆女声,正唱着我爱听的歌曲《天路》一歌歌声。 “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在浙江青田举行

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在浙江青田举行

浙***田石、福州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和内蒙古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23日,这四大名石的雕刻精品齐聚浙***田,参加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据了解,此次展览设在青田石雕博物馆,共设有6个展厅,青...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佛教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随养父母长大。少年时的他思想偏激,...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问: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阿底峡尊者说:“出家人应完全解开名闻利养的困缚,谁能如此,他就是火中莲花。”修行者要做到身处...

星云大师:有神通后真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吗?

星云大师:有神通后真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吗?

问:有了神通真的就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了吗?答:人生苦空无常,一般人在遭逢苦难或面对无力解决的问题时,除了祈求佛菩萨、神明的加被之外,最大的希望莫过于自己拥有神通力。神通是透过修持禅定之后所得到的一...

索达吉堪布: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问: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心地观经》讲过:“三界之中,以心为主。”心善的话,做什么都会积功累德;心恶的话,做什么都会变成恶业。就像一棵树,它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