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怎样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论你对大乘义理有着怎样的了解,都是不能称为大乘行人,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触发,要先从义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如对大乘义理,没有真正的了解,不说不可能发心,就是发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后发心,尤其重要。古德还有这样的解说:“只是了解大乘义理,而不发起大菩提心,慧虽有慧,不过是狂慧;如果只知道发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义理,发心虽发,唯增长无明。”无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会可能堕落三恶道中去。所以解义与发心,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费。

359、为什么说法师讲经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经常要去听法师讲经,这样修行才不会走偏?

答:法师讲经要特别地注意,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后,就要修菩提行,初则使其趣于“十发趣心”,继则令其步入“十长养心”,终则令其踏上“十金刚心”。对于这三十心的修学,要一一的解释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诉行人,在“十发趣心”的下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长养心”的中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金刚心”的上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象这样的清清楚楚的教诫,才可说是利己利人的菩萨(合格的法师)。要知道这三十心是入圣位的开始,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如在这阶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点,不但圆满菩提不能证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萨(法师)对初发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说清楚,使他没有错误的前进。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释清楚,那是很危险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师请益,多听法师说法,这样,才知道修行的次第,从而不杂乱。也就是说,要多请大乘法师讲法。

360、为什么法师总是讲菩萨戒的苦行呢?

答:戒经中说:“见到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

”了解大乘经律的法师,应当观机逗教的,以自己所了知的,为新学菩萨开解指导,让他们了解大乘经律的内容,奉行大乘经律的威仪,做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达真堪布: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达真堪布: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问: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所了解、明白的因果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在你还不太明白的时候,因果显得很...

马祖禅法三境界释论

马祖禅法三境界释论

一、前言马祖禅法融合了儒家及老庄学说,具有浓烈的中国文化色彩,成了一门新学问,普受国人爱戴。胡适说: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的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

老公出轨如何挽回婚姻

老公出轨如何挽回婚姻

陷入了爱情的蜜缸的人是甜蜜的,却忘了爱情是要保鲜的,结了婚的人儿,以为结婚就完事了,却忘了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很多的人结婚后都不擅长经营婚姻,所以最后导致老公出轨了,那么老公出轨如何挽回呢?步骤一、...

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

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

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特表耳根品第二十一圆通二十五门。此最当机。故须特表。一亡前尘。二净内根。三空观智。四灭谛理。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众生同一悲仰。圆通之妙。...

婚姻挽回时要避开的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婚姻挽回时要避开的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婚姻出现危机时,总是会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尝试挽回,毕竟婚姻不易,要且行且珍惜嘛。但是,有的时候,矫枉过正是大家常犯的错误,因为太想要挽回,却导致自己犯了一些错误,反而会影响到婚姻...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美国前总统胡佛曾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为人心计颇多,很少有人能骗过他。他曾规定,联邦调查局的所有特工人员,都必须严格地控制体重,不准超标。那些大腹便便的特工人员都知道,一旦被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