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忏悔往生类

第三卷 决疑论 忏悔往生类

忏悔往生类(七问七答)

问:已经造了淫业,要想净除罪障,应当在佛前忏悔呢?还是从自心忏悔呢?

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前忏悔,不碍自心忏悔。自心忏悔,不碍佛前忏悔。

问:今世所犯的淫业,固然应当忏悔予以消除。至于过去世中所犯,由于时间久远,早已记不清楚,何必还要忏悔?

答:我们从无量劫以来直至今日,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四种出生方式,以及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种生存类型,其中的每一种轮回之身都已受生过无数次。种种罪大恶极的事,也已一一造过无数次。如果只忏悔今生的罪业而不涉及往世,就好比是除草而留根。

问:自身行善作恶所招致的因果报应,父子之间都不能相互替代。忏悔自己一个人的罪业都来不及,还要代四生六道的众生忏悔,是不是太迂腐了?

答:只求自利,不想利益他人,这是凡夫的见解。在自己得到度脱之前,先要度脱他人,这是菩萨的发心。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孟子离娄下》)孔子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圣先贤们的利他情怀都是一样的。

问:淫欲确实是生死的根源,不能不断。但出世解脱的法门,都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世着想,晚年再认真修行也不迟。

答:《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到了晚年再修行,就像饿了才去耕田,渴了才去打井一样。况且能活到晚年的人,眼前也并不多见。举世之人都在忙忙碌碌中直到衰老,又有谁能在活着的时候放下,好好修行呢?

问:末世的众生极其贫穷困苦,而佛国净土中的楼阁宫殿也都是七宝严饰,为什么苦乐有这么大的差别?况且佛视众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把恩德普施十方世界,让一切众生共享快乐呢?

答:净土与秽土之间的苦乐有天渊之别,这是现在的果报,而造成了这些差异的则是过去所种的因。过去世中,人们都在造杀生之业,唯独菩萨以慈悲为怀。人们都沉迷于色欲,唯独菩萨修持清净的梵行。人们都贪婪吝啬,唯独菩萨乐于布施。在过去的因中,作善作恶既然有天渊之别,彼此不能替代。果报成熟的时候,受乐受苦也有天渊之别,彼此不能替代。譬如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视力比有两只眼的正常人还要好。他的父亲瞽瞍是个盲人,视力连一只眼的人都不如。舜虽然大孝,又怎能将自己过人的视力分给父亲呢?

问:土为台阶,茅草盖屋,才体现尧舜的仁民爱物。玉砌的楼台宫室,正显出桀纣的穷奢极欲。佛既然把三界之内看成是牢狱,何必又要用七宝来作装饰?

答:一个是搜刮天下苍生的财富,一个是利益众生修积的福报,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问:佛国的清净庄严,固然超过人世间一万倍。但经中所描述的净土景象,未免过于夸张,如果一概相信,不是有点荒唐吗?

答:人所能相信的,不过是耳闻目睹,或是自己能想象到的。若是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就会认为是荒唐,何况是无法想象呢?譬如蚯蚓只知在土壤里吃泥之乐,不知苍龙跃出大海,劈波斩浪。又如蜣蜋只知在粪土内滚动粪丸之乐,不知大鹏扶摇九万里,凌风翱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04」“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04」“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东方净琉璃世界四大护法(四大天王)!大家基本上都去过寺庙,一进寺庙,第一个殿里就看见四大天王,四大天...

释门法戒录: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

释门法戒录: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今属江苏省)人。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境遇很穷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着杭州灾荒,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走到孤山寺西面,又饿...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 传统教育其乐无穷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我们这个节目看到这个地方,我相信很多的家长、老师对传统文化会有...

素食能保证足够的钙质吗?

素食能保证足够的钙质吗?

即使是严格素食者的食物也可以提供充足的钙质。普通人每日所需的钙质一般在800毫克左右,这正是100克黑芝麻所含有的钙质。素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100克白菜里含有50毫克的钙,空心菜为100毫克,木...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怎样投资才能获得高回报?以资本投资获取的回报与以人品投资,广结善缘获取的回报能相提并论吗?佛家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的?记得有一年公司派我去深圳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做商务考察!振华公司董事长陈总很热情接...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包容的智慧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包容的智慧

包容的智慧宽容是我们做人的基准。学会宽容,学会从别人的狭隘中开辟出宽容的渠道,这比做什么事情都愉快、幸福。宽容是支撑美德果实的绿叶,只有像绿叶一样相互容纳的胸襟,才能普遍装点出妩媚多姿的世界。宽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