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哑巴和尚

哑巴和尚

古时候,据说安徽省境内一个名叫彩石矶的地方,它的地名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当时,那个地方有好长一段时间干旱无雨,井水都陆续干涸了,连长江也渐渐变成细小的水线。村民们为了取水,必须越过数十里如沙漠般的黄土路才能取到水,有人因此跌伤了腿或断了手;甚至,有人想利用牛车运水,可是还没运到水,牛就突然倒地暴毙了。大家觉得很奇怪,就把牛的肚子剖开,发现牛肚里含有大量的泥沙,因为水质太差了。可见,当时人畜都受到极大的折磨和戕害。

在当地附近五、六里外的山丘上有一座广济寺,里面有位老师父带著几位弟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位哑巴和尚,全寺的用水都是由他负责去担提。

哑巴和尚听到有人为了提水而断手、牛只突然倒地死亡的事件时,心里很难过。有一天,他提水回到寺院后,就跑到观世音菩萨像前跪拜、祈求;虽然他无法开口说话,内心却十分虔诚。

不久,他突然感到全身发热,双手不断冒出水珠来。他心里一惊,赶紧跑到方丈室找他的师父。老和尚听到他吱吱呀呀的声音,又看到他满手的水珠,知道哑巴弟子的意思,便对他说:大概是观世音菩萨在对你启示吧!也就是说,这次的干旱,只有借重你的双手才能解除。

哑巴弟子听了,内心有所领悟。于是他跑到寺外,每见一棵树,就丢一颗石头在树下;后来,发现其中一棵枫树下竟长出一丛草,草堆中似乎有股绿色的水雾。他想起师父讲过的一句话:青霞起处心有泉。他灵机一动,就跑到草丛旁,插入一根棍子做记号,然后开始破土挖井;挖著挖著他回想起自己幼年的遭遇。

他并不是一出生就哑巴。当他是牧童时,还会唱好听的山歌、说话伶牙俐齿。那时家乡同样发生干旱,有一位大财主却把全乡唯一的泉脉封锁了。由于乡人都很贫困,对这位大财主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小牧童和一群在外工作的庄稼人实在渴得无法忍受,便四处寻找另外的水源。后来他们找到一口废弃很久的古井,但是里头的水已经泛黄。小牧童看到水非常欢喜,不管水是清是黄,马上捧水喝了一口;没想到水一到喉咙,顿时觉得又热又辣,想要喊出来竟无法出声。从此,他就成了哑巴!

事后,同伴们要他一起回家,但是小牧童坚持不回去。因为他担心还会有人来喝这口井的水,所以决意要守在井旁,直到百里之内的人都知道这口井是哑泉而不敢取用时才离开。

哑巴和尚一边掘井,一边想:如果掘出来的这口井是哑泉,怎么办呢?但是如果不挖这口井,乡人将如何度过干旱呢?

他心里暗下决定:当这口井掘出水时,他要喝第一口水;若是哑泉,就算喝了会死也心甘情愿。于是,他继续不断地挖井。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渐渐地,人变得愈来愈消瘦。

老和尚发现这位弟子日渐消瘦,就开始注意他的行动。有一天晚上,他看到哑巴弟子又出去,便暗中跟随。当哑巴和尚来到一棵枫树下,正要拨开草堆进入洞里时,老和尚一手把他拉住。哑巴和尚转身看到师父,露出憨憨的笑脸,老和尚明白他的意思,深被弟子勤恳的行为所感动;而后师徒俩就结伴开井,其他人并不知情。

但是,老人的体力总是较差,无法长期负荷沉重的工作。有一天晚上,老和尚想走出大殿时,全身感到无力,就又回到佛前的坐位。弟子们发现师父有异样,赶紧围上前服侍师父。这时,老和尚以微弱的声音对弟子们说出哑巴和尚每天晚上都去掘井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发心帮助他,并祈求观世音菩萨助他一臂之力,说完就安详往生了。

当时哑巴和尚正在洞中掘井,老和尚的弟子们跑到井边喊他,都没有听到回音,于是就拿著火把进入洞中探看,才发现哑巴和尚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双手还抱著一块大石头。大家不断地喊他,他无力地挣开眼皮指著大石头。众师兄们将他扶到外面后,便合力把大石头吊上来;一看,才发现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结晶石。于是他们合力继续往下挖,没多久,果然冒出一股泉水来。顿时,大家欢声雷动!

哑巴和尚听到大家的欢呼声,强打起精神咿咿呀呀地叫喊著。其中一位年纪较长的师兄会意地说:好不容易才挖到泉水,第一口水先请他喝吧!哑巴和尚喝下水后,竟然开口说:这水好甜、好凉呀!他奇迹似地恢复说话的功能,大家都感到既惊奇又感动,也都欢喜地捧水来喝。

传说哑巴和尚挖的那口伏泉,水道通达长江。由于水脉被那块大彩石压住,所以长江才会缺水。哑巴和尚知道老和尚往生后,为了感念师恩,就亲手把那块大彩石刻成一座香炉,天天焚香供养师父。后来当地改名为彩石矶,就是为了纪念哑巴和尚挖井的辛劳。

这虽是一则传说,却也带给我们启示:一切唯心造。凡事只要肯用心、努力付出,将来一定能够获得甘美的果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对跟自己有仇的人,还是无法释怀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对跟自己有仇的人,还是无法释怀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对跟自己有仇的人,还是无法释怀 问:学佛后对跟自己有仇的人,还是无法释怀。要改变自己的心真的很难吗? 索达吉堪布:不管自己的嗔恨烦恼有多强烈,噶当派的格西们说过:“人的心,最大特...

王骧陆居士全集 杀的问题

王骧陆居士全集 杀的问题

杀的问题杀报循环,因果至理,本极明显极平常。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但世人反以为陈腐,或指为迷信,把戒杀放生等文,当作《太上感应篇》同等,不值一看,并且取笑他人不时代化,以为脑筋太旧。要知科学昌明时代...

面对逆缘的三个绝招!

面对逆缘的三个绝招!

面对逆缘的三个绝招! 作者:杨洪居士 (2002年9月15日 杨洪居士讲于新泽西州福慧寺 徐荣泽录音、整理) 编者按:九月十五日杨洪居士应新州福慧寺方丈超烦法师之邀,在新州东布朗士维克镇(East...

丈夫出轨,女人要如何挽回丈夫

丈夫出轨,女人要如何挽回丈夫

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人经不起外边世界的诱惑,和家里鼓噪乏味的生活,为了寻求刺激,而不顾家庭搞起了出轨外遇,很多妻子面对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是忍气吞声还是大...

忍辱源于“恕”

忍辱源于“恕”

黑人 Brian Banks 在橄榄球方面很有天赋,他从小就是校队成员,到了 16 岁,已经有很多教练认为 Banks 将来有希望进入职业联赛,甚至可能成为球星……为此也吸引了众多“迷妹”。然而,就...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喜爱品·第十六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喜爱品·第十六品

喜爱品第十六品忧愁缘自渴爱贪爱会引起忧愁,贪爱会生起恐怖,毫无贪爱的人,远离忧愁恐怖。(偈216)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是外道的信徒,但佛陀明白他不久即将证初果,就到他耕种的地方去找他谈话。这婆罗门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