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掂量自己,有瞧不起人的资本吗?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都有互相学习的地方,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因为我们要想进步,就要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见贤思齐,才能不断进步。

可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不好。总想拿自己的长处盖过别人。前几天有个朋友和我聊天,知道我信佛,就引用了一句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然后又跟我谈了谈佛法的事,我看他竟然写了好几个错别字,就说了一句:“跟我谈这个,你还嫩点!”这句话一出口当场整得人家哑口无言。我自知自己的臭毛病又犯了,一时非常懊悔。人家是电气工程师,精通各种电器维修,尤其是电脑,不但会维修,还会自己做程序,而且还是单位的领导,但是人家从来没有炫耀过,相比之下,自己就像一个卖弄的小丑,仅仅是佛法道理知道的比人家多一点,就大言不惭,但对人家的技能自己却一窍不通,如此无知的自己哪里有傲慢的资本,可我就是这样盲目自大目中无人了。

细想自己一直以来的张扬傲慢都是因着虚荣心作祟,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此处处凸显自己,如今看来这样的自己真的好幼稚,好低俗,如此又怎么可能进步呢?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如同上学的时候,哪次考试考好了,我一骄傲,下次考试准考砸!生活中如此,学佛修行更是如此。

记得当今住世的佛陀《藉心经说真谛》这本宝书里面提到的一个公案,这个公案的大意是:佛陀在宝光寺画画的时候,来了一位王画家,他看到佛陀在画熊猫,说这副画的题诗不太好,佛陀的题诗是:“天生尤物小精灵,山谷幽处竹叶亲,夜静三更同蟋颂,晨清溪畔笑影情。”佛陀就说:“谢谢你,王老,请多指教。”结果第二天王老真的就拿来了他的诗:“山中几只大熊猫,黑毛白毛还撒娇,饿了就吃青竹叶,白天拉屎晚睡觉。”王画家说佛陀的题诗别人会听不懂,他觉得自己写的跟太白诗仙差不多,佛陀也很谦虚,并没有嘲笑他,然后王画家又写了一首诗:“熊猫就在动物园,吃饱睡觉醒了玩,游客个个爱参观,看得不想吃饼干。”王画家还说要教祂,让祂再写一首诗,当时佛陀说我写不好不写了,但是王画家执意要佛陀写,结果不写还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佛陀只好再次作诗:“黑白猫熊体优隆,不与人往卧山中,饥啃秀竹桃枝弄,岂共凡俗谈诗风。”

其实对于佛陀和王画家的诗,平常人都能一眼看出孰优孰劣,但佛陀不但没有恼他,还对弟子们说:“一个人切不可有傲心,否则就断不了我执。正因为如此我才是一个惭愧者,永远的众生的服务员。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人。”

佛陀一直以“惭愧者”自称、以 “众生的服务员”自居,从不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常常说自己也要学习一切好人一切善知识。佛陀的觉量是圆满的,却如此虚心惭愧,经常说我不行,而我这样一个所谓“学佛”人,却没有学到佛陀的虚心惭愧慈爱众生的一点点,实在罪过。就连等妙觉菩萨都还有上升的空间,我一个于佛法实量边际不着的无知凡夫却喜欢彰显卖弄,实在可怜可笑,这大概就是如我一样无明我执的众生的通性吧。

由于无明我执所障致使我等一叶障目,犹如井底之蛙,不识天地之大,总感觉自己懂得了一点点东西、有了一点点本事就高人一等,脑壳昂起,目中无人,炫耀卖弄,如此心性,一旦拥有神通岂会甘于平庸,如此佛菩萨又怎会施与我等神通力量!没有神通力量我们又怎么谈得上超凡入圣,不能超凡入圣又如何了生脱死?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穿钉耙,拄拐杖,谦虚谨慎,不能走一步退两步,那样的话就永远住在凡夫境界,永无解脱之日了!我们要真正以佛陀为楷模,做众生的低下服务人员,时刻保持一颗惭愧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修行,去践行佛陀的教戒,审查自己的不足,学习高僧大德谦逊的道德品质,多问自己:我有瞧不起人的资本吗?以此自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此修习快捷步入解脱之道!

撰文:淡泊
编辑:篱菊半开、兰馨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恭闻南无羌佛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是学佛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把厨房当做禅房

把厨房当做禅房

“素食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因为它们干净,没有异味。”小渔说。《说文》中说:“荤,臭菜也。”所以在佛教看来诸如“大蒜,韭菜”之类的,都是荤菜。肉食也是有臭味的,就是上海人常说的“肉个气”。而素食就...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临终驴鸣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临终驴鸣

临终驴鸣周拔,是明代正德年间浙江省平阳县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七岁能文,还擅吟诗,有小神童之称。到十六岁的时候,诗文更有不平凡的造诣,名噪一时,在当地获得平阳才子的美誉了。可是很可惜的,因为他天才...

三招告诉你挽回已有新欢的前男友步骤

三招告诉你挽回已有新欢的前男友步骤

女生在被分手之后总会想:为什么那个曾经对自己那么好的男人如今这么无情的就抛弃了自己,难道当初的甜蜜是假的吗?其实,分手并不是一个人的错,与其伤春悲秋,不如积极面对,用实际行动挽回自己的前男友。下面一...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教授的第一堂课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教授的第一堂课

有一位医生到母校去进修,上课的正是一位原先教过他的教授。教授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学生太多了,何况毕业已整整10年了。第一第一堂课,讲授用了半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医生当年就听...

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但是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遇到这些对境时,不能退失道心,更不能对佛法生起邪见。 很多追求世间福报的人,...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一)佛陀的一日生活各位想象中佛陀一天的生活,或许如小说家笔下描写一般驾着祥云紫雾飞翔于天上人间,运用神力变大变小。其实那是虚幻不实的神,而佛陀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