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也有苦恼

佛陀也有苦恼

赵州从谂禅师道行高洁,有古佛之称。他以深邃的智慧、诙谐幽默的语言,引导了一代学人走向真正的自我。赵州禅师活了一百二十岁,被唐昭宗敕谥为真际大师。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道:佛陀有苦恼吗?

赵州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有!

信者不解地问道: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苦恼呢?

赵州禅师说: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

信者又问道:假如我修行得度了以后,佛陀有苦恼吗?

赵州禅师还是干脆地回答说:有!

信者更迷惑了,说:我既已得度了,佛陀为什么还有苦恼呢?

赵州禅师说:因为还有一切众生!

信者还是不开窍: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

赵州禅师耐心地解释说:已经超越,已无苦恼。

信者最后问道:众生既未度尽,佛陀为什么又不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道:佛陀自性中的众生都已度尽。

信者于言下似有所悟。

禅宗既然启发人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自然就说明了芸芸众生实际上生活在苦海当中。如何面对、处理这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禅思禅悟

人间有多少种苦难,就有多少种关于苦难的思考:是追求永恒还是及时行乐?是逍遥无为还是积极进取?人性只有通过苦难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精神价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借山菩萨显神通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借山菩萨显神通

借山菩萨显神通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

星云法师:承诺的力量

星云法师:承诺的力量

“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是守信。 孔子曾经譬喻:“人而无信,正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何以行之?”忠诚守信,是立世的根本。在过去农业社会,交通不便,通讯设备不发达,出外就...

分手了两个月挽回前男友 和合术帮你化解感情危

分手了两个月挽回前男友 和合术帮你化解感情危

面对失恋,有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释怀。面对情侣之间的隔阂,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去处理。如果分手后感到后悔,那就尝试努力的去挽回吧!因为每一段感情都是不容易的,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而导致的分手,那也...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金刚经》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又说:「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又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所谓度众生是佛在发成...

达真堪布:怎么区别专修专念和杂修杂念?

达真堪布:怎么区别专修专念和杂修杂念?

达真堪布:怎么区别专修专念和杂修杂念? 怎么区别专修专念和杂修杂念? 答:真正的杂修杂念是什么?有分别地念是杂念,有分别地修是杂修。没有分别地念,没有分别地修,是真正的专念、专修。念佛,念一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