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轮回本因:无明(无知) (P.102-103)

二、轮回世间:一切皆空,有漏无常 (P.103)

三、轮回主体: (P.103-107)

(一)具相幻化有六大假合无我

 有形身体,死后坏灭:(P.106)

1. 风大分解 → 呼吸停止

2. 火大分解 → 体温消失

3. 水大分解 →体液枯竭

4. 地大分解 →色身腐坏

5. 识大分解 → 心识无明

6. 空大分解 尸骨空无

(二)缘生无形有灵知心识我(俗谓灵魂)

 无形之体,业缘所显,死入中阴,六道受生

四、轮回过程: (P.107-108)

(一)天人道 → 堕落恐惧苦

(二)阿修罗 → 道妒忌争战苦

(三)人道生 → 老病死苦

(四)畜生道 → 愚弄啖食苦

(五)饿鬼道 → 饥饿干渴苦

(六)地狱道 → 冷热煎熬苦

随业流转,六道皆苦

五、轮回止息:修行学佛

了生脱死,圆满菩提 (P.108)

【注】 

《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於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於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於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菩萨因此於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相关知识点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二)大纲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为何要学习

星云法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连串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学习法。但是学习的精神和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学习是为了:第一,升华我们的人格:人都有...

为子请医

为子请医

为子请医从前,罗悦只城里有个富翁的儿子得了相当严重的病,恰好这城中有个医术精湛的名医,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富翁便请名医来替他的儿子治病,说:「只要你医好我儿子的病,我会给你一大笔钱。」医生很快就将...

涌泉寺的韦陀菩萨是坐着的

涌泉寺的韦陀菩萨是坐着的

福州涌泉寺曾犯水灾连续七天,出家众共有二百多个,都没饭吃,时间一到,寺院还是要供养佛,供养法,还是照常打板。那时住持很年轻,没有福报,便领众过水斋,拿碗捞水照常过堂供养。这位少年的住持,喝下去后流下...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来处去高僧辞世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来处去高僧辞世诗曰:爱网无关爱不缠,金田有种种金丹,禅心要在尘中净,功行终须世上全。烦恼脱于烦恼际,死生超出死生间,不能火里生枝叶,安得花开火里莲。这八句诗,是说那释教门中的...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最重要的部位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最重要的部位

最重要的部位小时候,妈妈问我,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我花了好多年来寻找正确的答案。开始,我认为声音是最重要的,于是我对她说:妈妈,我们的耳朵最重要。妈妈说:不对。许多人听不见,但他们生活得很好。...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稽首一切智  妙湛圆融德圣支分相貌  无作同真际我意静无诤  忘称赞布施以四大为本  白净生无变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