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经要门

第二卷 受持篇 经要门

经要门(所引经文分为四节,合计二十四条,多属格除邪念,启发真知应该懂得的道理。)

南北朝时期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是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他在临终前发誓说:我翻译佛学经论三百余卷,皆遵循原义,字字诚实。如果所译经典真实无谬,愿我焚化之后,舌不焦烂。果然在他火化时,舌头没有焚毁,色如红莲花,成千上万的人都亲眼目睹。请看鸠摩罗什法师的真诚誓言,竟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无论天宫、龙宫都珍藏着大量佛经,以妙香、鲜花和万层宝塔供奉。然而世间凡夫大多无缘拜读佛经,当面错过,令人叹惜。我现在净手洁案摘录部分经文,刻板印刷,广为流通。愿有识之士受持奉行,共斩淫魔,在爱欲横流的世界中超然独立。

菩萨诃欲分第一

《大宝积经》说:菩萨观察世间众生愚痴颠倒,对淫欲贪恋痴迷。他们对自己的母亲、姊妹尚且侵辱,何况是别的妇女。看到这些情形,菩萨心中默想:这真是个苦难的世界!这些愚痴的众生,曾在母胎中逐渐发育,再由产门降生。怎么竟然如此无耻,做出淫乱的恶事?他们的下场真是可悲,必将堕落地狱、畜生、阎罗、饿鬼中,承受无边痛苦,没有片刻停息。就像盲人被群狗追逼,即将堕入无边深渊,这些罪恶众生所面临的处境正是如此。就像猪圈中到处粪秽,猪在里面躺卧进食,从不觉得厌恶,这些罪恶众生的状况正是如此。我应当为他们宣说微妙的佛法,使他们永远断除爱欲烦恼。

《月上女经》说:你们过去世中或许曾作过我的父亲,我也许曾作过你们的母亲,在无尽的轮回中彼此互作父母、兄弟,怎么可以生起爱欲之心?我在过去世中或许曾杀害过你们,你们也曾杀害过我,在无尽的轮回中彼此相互仇杀,怎么可以生起爱欲之心?

《大智度论》说:菩萨观察世间各种危害当中,女人所造成的危害最为深重。相比之下,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等危害,还可以短暂接近。而女人本性悭吝、忌妒、瞋恨、谄谀、妖媚、污秽、争斗、贪得、怨恨,不可片刻亲近。

《增一阿含经》说:不与女人来往,也不在一起谈话。谁能远离女人,谁就可以远离八难。

《长阿含经》中,阿难问佛:在您灭度之后,若有女人前来请教,应该怎么办?佛说:不要与她们相见。阿难又问:不得已相见时,应该怎么办?佛说:不要和她们说话。阿难又问:不得已给她们说法,应该怎么办?佛说:应随时观察约束自己的内心。

《密严经》说:男女互相贪爱,精血交合,怀孕生子。如同虫子出生在臭泥之中,人出生于母胎也是如此。

(以上共六段,前两段悲悯一切众生,次三段断除淫欲起因,第六段揭示人身不净而结束。)

邪淫罪报分第二

《法苑珠林》说:佛曾说过邪淫有十种罪报:第一、常担心会被女人的丈夫所杀。第二、夫妇关系不和睦。第三、坏事增加,好事减少。第四、自身早亡,致使妻子儿女孤寡无依。第五、家中财产不断耗尽。第六、只要发生不好的事,总是被人怀疑。第七、受到亲友的诽谤。第八、随处有人结怨成仇。第九、死后堕入地狱。第十、命终转世后生为男子,则妻子不贞洁;生为女人,则与多个女人共一夫。

《八师经》说:与他人的妻女邪淫,会遭到其丈夫的严惩,并殃及自己的家人。也会被官府逮捕,遭受严刑拷打。死后还要在地狱、畜生中依次受罪。好不容易再得人身,家里也会发生妇女淫乱的丑事。我因为见到这样的报应,不敢再有任何邪淫行为。

《萨遮尼乾子经》说:自己有妻室却不知满足,喜欢淫乱他人妻女。这样的人已丧失惭愧心,必将受尽苦难,没有任何快乐。

《优婆塞戒经》说:如果在不适当的时间、不适当的地点,以及与同性恋者、立志独身不嫁的处女发生性关系,就叫做邪淫。如果把自己的妻室想成别的女人,或者想象与他人的妻女发生关系,也叫做邪淫。邪淫的罪业有轻有重。欲心若重,罪业就重。欲心若轻,罪业就轻。

《涅槃经》说:菩萨虽没与女人亲密接触,但看到男女相伴便心生贪爱,也是毁破净戒。

《造像功德经》中,佛对弥勒菩萨说:有四种原因使男子成为没有性能力的阉人:第一、残害他人和动物的躯体;第二、对持戒的出家人憎恨、嘲笑、毁谤;第三、贪欲深重,蓄意犯戒;第四、亲近犯戒之人,并劝说他人犯戒。若有男子曾经犯下这样的罪业,其后能信仰佛法,建造佛像,就可以不再受这些报应。又有四种罪业使男子成为兼具男女二根的阴阳人:第一、与自己的尊长做淫秽的事情;第二、发生同性恋;第三、手淫;第四、从事色情业。若有人犯下这些罪业,其后能痛加忏悔,建造佛像,就可以不再受阴阳人的报应。

(以上共六段,前三段是恶人的报应,第四段告诫善人,第五段告诫出家人,第六段劝造淫业者忏悔。)

戒淫功德分第三

《七佛灭罪经》说:受持不邪淫的戒律,就会得到五位善神的护卫。第一位名叫贞洁善神,第二位名叫无欲善神,第三位名叫净洁善神,第四位名叫无染善神,第五位名叫荡涤善神。

《佛般泥洹经》中,佛对柰女说:不邪淫的人有五种福德:第一、受到众人称誉;第二、不惧怕县官;第三、自身安乐;第四、死后生天;第五、清净无染,得涅槃道。

《戒德香经》说:不淫佚的人,决不会侵犯他人之妻。这样的善人,生生世世都在莲花中化生。

《楞严经》说:若是世界上的六道众生心中没有淫念,就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你专志于修习三昧,就是为了解脱生死。若不断除淫心,就不可能脱离轮回。即使入于禅定、智慧过人,若不断除淫念,还是会堕入魔道。只有使自己的身心中一切的淫欲动机都彻底断除,以至于连断除的执着也没有了,才有可能证得佛的无上智慧。

《提谓经》说:每年三个应持长斋的月份(正月、五月、九月),每月的六个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以及日光、月光、星光之下,每年的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都要禁止淫欲。

《禅要诃欲经》说:修行之人为证得道果而持戒修定,首先必须断除对人体的六种贪爱,即对头发、牙齿、肌肤等色泽的贪爱,对容貌的贪爱,对仪表风度的贪爱,对悦耳的话语、音声的贪爱,对细滑触觉的贪爱,对人体姿态的贪爱。如果执迷于这些贪爱,应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消化排泄物,以及死后种种可恶不净之相,从而加以断除。

(以上共六段,前两段讲所得福德,次两段讲脱离轮回,后两段简述戒淫方法。)

警悟在俗分第四

《菩萨诃色欲法》说:女色是世间的枷锁,凡夫由于贪恋而难以自拔。女色是世间深重的患难,凡夫为其所困而至死不能脱离。女色是世间的灾祸,凡夫与之相遇,必将备受困苦。修行者既已舍弃对女色的贪恋,若再重新萌发,就像出狱后仍想入狱,神志正常后又想再次发狂。

又说:女人的特征是说得像蜜一样甜,心中却怀着歹毒。如同镜子般平静清澈的深潭中藏着蛟龙,如同金山宝窟中藏着狮子。家庭失和往往由妇人引起,宗族衰败往往是妇人失德所致。如同一个阴险的恶贼,蓄意毁坏他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就像高张的罗网,群鸟落入就再也不能起飞。又像水中的密网,众鱼游入必将丧身失命。有智慧的人知其害而远避,不会被此物所迷惑。

《大宝积经》说:当知对女人的贪恋,是众多苦难的根源,是障碍善法的根源,是互相杀害的根源,是烦恼束缚的根源,是结怨为敌的根源,是生来失明的根源。当知对女人的贪恋,能毁灭圣者的智慧。当知对女人的贪恋,如同把炽热的铁花撒在地上,再用脚去踩踏。 又说:为什么称作妇人?所说的妇,其意为加重负担。它使众生背负重担,四处奔走。

又说:我看到一切大千世界之中,能给众生带来深重的损害,没有什么能超过对妻妾女色的贪欲。众生被女色所迷惑,因此在修行善法时产生诸多障碍。

《四十二章经》说:人被妻子、儿女、住宅所驱使埋没,超过了被关进监狱。进监狱还有释放的一天,人们对于妻子儿女的贪爱,却永远不能解脱。

《道行般若经》说:在家修行者见到女人,心中不生喜爱,而是要常怀畏惧。如同有人行走在荒凉无边的湖泽中,心中畏惧盗贼一样。

(以上共六段,前三段总论女色之害,次两段讲众生受女色驱使,最后一段使人懂得畏惧。 以下各章内容均属观想法门,需要更为深入细致的工夫。必须澄心默照,修持熟练,才能永断淫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无能胜菩萨咒

无能胜菩萨咒

无能胜菩萨咒《无能胜菩萨咒》又称《无能胜菩萨陀罗尼》。《无能胜菩萨咒》摘自《大悲神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念诵无能胜菩萨咒后地位、相貌、财富、健康都能有大转变。持无...

八字择结婚吉日 找到合适你俩的婚嫁时日

八字择结婚吉日 找到合适你俩的婚嫁时日

在传统文化里,八字择结婚吉日是很常见的,在许多的地方风俗会出现。并且,婚庆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可以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接下来和大家一起看看如何寻找合适你俩的婚嫁时日吧!1、选择...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山水画家变成真正的驴画家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山水画家变成真正的驴画家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四处打听,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 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是为皇上画驴时,朱子明吓出一身冷汗。他原本是...

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事和时间?

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事和时间?

小时候,村上长老给我讲过一则故事,说佛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这三个问题,满朝神仙,没谁能回答出来。佛祖很茫然苦闷。后来...

想要挽回前男友的话 试试这个吧!

想要挽回前男友的话 试试这个吧!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今年27岁,在福建上班,做着文职方面的工作,今天我就和大家说一下自己的自神经了,同时也告诫大家如果和我有同样问题的,想要挽回前男友的话一定要找对方法。我本人的长相甜美可人,虽...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1.佛生于印度,其经教流传中国,必须经过一运一译,方成国文本,呈现于东方人士的眼廉,说到运,陆路则流沙千里,峻岭万重,水路则洋海无边;风涛险恶,这是一难。说到译,必须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