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杀生故事:冤冤相报的故事

冤冤相报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在村中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这个独生子从小体弱多病,夫妻二人对这个孩子真是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为了给孩子治病,几乎花光了家中的所有财产。当这个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有一天,孩子指着家中唯一剩下的一匹大花马说:我要吃马肉,把这匹马杀了。夫妻俩看着这好端端的马,要杀了吃肉有点舍不得。这可是家中唯一值钱的牲口了,全家的地里的活全靠这马来干,可他们看到儿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又有些可怜。儿子在床上一个劲地喊:快杀马,我要吃马肉,我非要吃这匹马的肉,晚了我就吃不着马肉了,我快死了。夫妻俩看着儿子要死要活地要吃这马肉,于是,就狠了狠心真把这匹大花马杀了,就炖了一锅的马肉,当儿子吃了一碗马肉后,不到一个时辰,这个宝贝儿子真的躺在床上死了。夫妻二人嚎啕大哭,邻人多次相劝也无济于事。

儿子的死对二人的打击太大了,回想起自从儿子一出生,就给这个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现在连给孩子发丧的钱都没有,夫妻二人百思不得其解。自从草草葬了孩子之后,这夫妻二人像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一样,整天神魂颠倒的。后来,有人给他们出主意说:南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能解破许多离奇怪事,不如到庙里让老和尚看一看你儿子的事。于是,这夫妻俩来到南山庙中见到老和尚说明来意。老和尚先没说话,闭目禅坐了半天才缓缓说到:你们二人与你们的儿子有前世的孽债要还,你们想要知道详细的情况么?二人匍匐在地一个劲给老和尚磕头说:我们说什么也要知道事情的真正原因,请老方丈详细说一说。

老和尚慢慢地说起来:在上一世中,你们的儿子是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她18岁那年,有一天,她父母带着她去走亲戚。不料,在途中被一伙强盗所劫。当时的强盗头子就是这一世转生成了你们家的大花马,你们夫妻二人当时是这伙强盗的小喽啰。这伙强盗(包括你们二人在内)抢光了他们的财物,杀死了那个千金小姐的父母,打散了家人,那个强盗头子还奸污了这个千金小姐。事后,这个小姐在山崖边说了句:来世一定要吃这头目的肉,以解心头之恨。说完就跳山崖而死。后来,因为强盗头子行恶太多就转生了畜道,而你们因某种原因转生了人身来偿还欠那个小姐的孽债。那个小姐就转生成了你们的儿子,向你们索要前世的冤债。夫妻二人听了有些半信半疑,这和尚的话能是真的么?

老和尚似乎看出了这二人的想法。就说:如果你们不相信,请二位施主在本庙住上一夜,今晚发生的事可以验证。于是,老和尚给他们二人找了一个单独的客房,这二人就在庙中住下了。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二人迷迷糊糊就像做梦一样,听见外面有人敲门。这夫妻二人想起老和尚的话,也不敢去开门,外面的敲门变成了砸门。这二人更是害怕,他们脱去衣服放在床上,人却钻到床下躲起来。不一会儿,门被砸开了,只见进来的人正是他们死去的儿子,只见他手拿一杆长枪,怒气冲冲,直奔床而来,用长枪对准床上的被子和衣服一阵乱戳,嘴里还说着:杀死我父母的强盗拿命来,逼死我的强盗拿命来。天快亮了,他才住手,到外面骑着马走了。天大亮时,这吓得半死的夫妻俩才从床下爬出来。他们穿上衣服来见老和尚,并讲了夜里似梦非梦的事。老和尚笑着说:你们欠那千金小姐的债已还,可那小姐父母的命人家还要呢?夫妻二人倒地便拜,请老和尚指点迷津。老和尚说:只有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这件事在当地流传下来,告诫人们千万不要作恶事、作坏事。否则,今生不还下世也要还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修证篇概论(上)释悟殷部派佛教时代,学派的思想,是异义无边,要如何理解部派佛教,厘清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笔者于〈部派思想概论〉,曾提及研读部派佛教的根本原则:以佛法“缘起”的本质与佛教的实践性为出发...

佛教名词:【缘起】-缘起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缘起】-缘起是什么意思

缘起缘起(梵语: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t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而成,此理即为缘起。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

用生辰八字算婚期 首先得从这些黄道吉日当中选 寓意喜上加喜

用生辰八字算婚期 首先得从这些黄道吉日当中选 寓意喜上加喜

很多新人结婚的那一天都是通过择吉日选出来的,而用生辰八字算婚期一直都是民间的习俗,不过要想选都适合双方的吉日,首先得从以下的几个吉日当中选择,才能喜上加喜。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吉日吧!用生辰八字算婚期...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问: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达真堪布答:我们见到每一个众生都应该这样想:这是我宿世的父母,是未来的佛,这是我修行的助缘,成就的根本。因为我们无论修忍辱还是修布施...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用禅悟与僧格折服了元朝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用禅悟与僧格折服了元朝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轻易上道。那么禅宗成长到宋代的时刻,也就是说在佛教宗派中几乎达到了桂林一枝这样的高光时刻。可是因为宋朝今后朝代更迭,...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阿王诺布帕母 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轮回本因:无明(无知) (P.102-103)二、轮回世间:一切皆空,有漏无常 (P.103)三、轮回主体: (P.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