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文集:名利竟如何?

名利竟如何?

法云法师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

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出浑身解数,非常卖力地演奏,那悦耳的音乐,真令人陶醉,国王欣赏得不亦乐乎。可是演出结束便没有下文,珠宝也不见,音乐家忍不住提出咨询:大王是否应该实行诺言?

国王回答说:听你的音乐并没使我得到什么,只是悦耳,使我欢喜,我说给你珠宝,也是使你欢喜,你给我欢喜,我给你欢喜,如是而已。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你仔细想想,能否体会到里面甚深的含意。

世事无常,时光变迁,人们所拼命追求的,所拥有的,是否一成不变,永恒而真实的东西?

实际上,世间一切皆因缘和合而生,许多事项皆集合名词而已,比如房子,即砖瓦木石等条件集合所生,且世间一切名位头衔仅仅挂名罢了,不管什么人们所醉心的董事长、总经理、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等等,无不挂名而已,因为世间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随因缘转动,因缘尽散,一切都要消失。

可是世人却往往被虚名物欲所累,郑板桥经几十年宦海沉浮才逐渐了悟:

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雨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

在圣经里可以读到: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这个世界。即使说世界非我所有,仅为我所用。

我们学佛,常讲破执,即使破除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远离相对境界,洗去心中的垢染,还我原本的清净。

生命的意义潜隐在各种事物之中,古人云: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

那么为什么不去透视人生,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拨开迷云欲雾,而唤起心中的阳光?

1988年9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看开: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佛教故事:禅·看开: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羡慕...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领悟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领悟

传说某地深山小庙住着一位百岁高僧,他门下有三个弟子,个个聪明朴实,勤劳能干。常说一国不能无君,一家不能无主,高僧愈感身体每况日下,料定自己时日不多,必须在圆寂之前定主把持,但眼下三个弟子品貌、修养、...

佛教故事:罗汉菜:推举鸟王

佛教故事:罗汉菜:推举鸟王

推举鸟王僧祇律中说:在许久以前,雪山根底曲山壅中向阳的地方,聚集了许多鸟儿,这些鸟聚集一起便互相议论起来,它们的议题就是:「推举一鸟为王,维持众鸟共住的秩序」。鸟儿们议论纷纷,不知应当推举谁为王。先...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 法供养品第十三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 法供养品第十三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 法供养品第十三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是用以阐述实践与流通的内容,所以称“法供养”。所谓“法供养”,有自他利二利...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八回 徐居士疏求度牒 张提点醉索题诗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八回 徐居士疏求度牒 张提点醉索题诗

第十八回 徐居士疏求度牒 张提点醉索题诗话说济公别了王锦衣,回转寺中,连日无事。那一日在厨房下脱下衣袍,来捉虱子,忽见一个少年居士手拿著一封书,走进来向火工问道:我要来见济书记,方才在方丈室中问知客...

最关键的,就是看我们相续有没有利他的心

最关键的,就是看我们相续有没有利他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