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人到中年工作无乐趣怎么办?

蔡礼旭:人到中年工作无乐趣怎么办?

人到了四十五岁,进入中年了,可能会面临职场上的一些状况,比方职称到顶了,职务也到顶了,工作内容也高度重复,使得工作乐趣、成就感也大为减低。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样去调整自己?

其实我们讲到这个“职称到顶了”,假如说职称到顶了,他就没有成就感,没有乐趣,那他人生的追求变成了一个职称。

其实人生的追求只是为了一个职称,他永远没有快乐的时候。应该是,人快乐是在于,他这个职称、这个角色,所应该赋予的本分责任,他去做了以后,他觉得很踏实,他觉得在尽这个本分当中,施比受更有福。因为每一个行业统统都是以服务为目的。

比方说一个中医师,他是因为他职称高而高兴吗?我想这不是他最大的快乐。假如他是因为要被人家叫“某某中医院最高职称”,他才高兴,其实他的得失心会很重,他时时都在患得患失,“人家知不知道我的职称有多高?”他不会快乐。反而是因为他时时不忘他医生的本分,他的天职是救人,当他救了人,他觉得内心非常的喜悦,甚至比病人还喜悦。当他救了一个人,他家里的人统统过来给他跪下去,“假如没有你,我们这个家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怎么生存下去了”,那种情境对一个医生内心的那种的冲击,我相信他一辈子都会觉得,我能从事我这个工作,是太有价值了。不是因为他赚了多少钱,也不是因为他的职称有多高。

所以我们现在,人真的要冷静下来,我们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绝对不是只是一味的追名追利。其实说坦白话,还没看过一个以追名利为人生目标,最终他是非常快乐的人,好像到现在还没有见过一个人。因为名利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你有好名利的心,当你没有的时候,你就会很痛苦了。

所以很多董事长、总经理退休之后闷闷不乐,因为没有人叫他董事长,也没有叫他总经理了,他又喜欢人家恭敬、恭维他,给他谄媚、巴结,没有人了,他反而难过。所以建立在这种名利上的一种喜悦,它是很脆弱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内在的充实。

曾经我们仔细去观察到,很多女性她在职场上退下来,她不是很在乎人家叫她董事长、总经理的话,她一退下来,常常到公园去,跟一些贩夫走卒、家庭主妇,甚至是扫马路的妇女,她们一起在那里健身、打拳、舞蹈,彼此也没有问说,你以前当过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利,都不会问。然后今天这个人做做早餐,明天那个人做做豆浆来喝,大家和乐融融,因为没有那个架子。

所以人,应该要享受他在自己家庭,在自己工作当中的那一份付出的喜悦,“我今天就是有这个位置,所以我有这个价值,去造福家庭、造福他人。”

我曾经遇过一个校长,他做了校长七十年。我们见老人家的时候,他是我们马来西亚整个中华文化承传的大功臣,沈慕羽沈老。马来西亚政府给他封了很多爵位,一般世人都觉得,哇,封爵位,很高贵。但是他老人家不喜欢人家叫他的爵位,就喜欢人家称他校长,因为他喜欢教书育人,他觉得这个是太有意义了。老人家曾经给我们讲,“教书是最没有钱途的行业”,那个钱是金钱的钱。但是他说,“教书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老师不把道传下去,整个下一代就不知道会活成什么样子,甚至禽兽都不如都有可能。这是一个非常有使命的教育工作,他希望人家叫他校长,他非常快乐他这一生能做重要的工作。

所以应该乐在工作,享受工作,而不是落入了名利的追逐。因为人一落入名利追逐,追不到,就有求不得的痛苦,甚至会嫉妒别人,到最后在职场当中还跟人斗来斗去,啊呀,这样的人生累死了。孔子提醒我们,“及其壮也”,一个人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斗到最后,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自己也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所以应该爱我们的同事,爱我们的下属,当我们每天这样去爱人,其实我们每天都过得都很有意义。

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的单位只要你都是这样爱敬去爱人,那你的单位很温暖,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那大家就有非常愉快的工作氛围,又有共同在这个行业的目标,去为人服务。那自自然然在服务人当中,乐趣有了,也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这种成就感都会增加。

而假如我们又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告诉我们,人这一生可以发挥无穷的价值:在学问上,可以成圣成贤;在社会的影响上,可以影响国家,影响天下。文天祥先生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假如我们的工作成就,可以利益到整个国家社会,那何乐而不为?

那现在,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就是中国文化来挽救人心。现在人空虚、痛苦,不知道怎么跟家人相处,怎么跟人和谐,家庭、社会冲突那么多,都很苦啊。但是他们又看不懂中华文化好,五伦八德,就能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所以假如有哪一个家庭、哪一个企业,把中华文化这些伦理道德融进了他的企业去做出来,哇,那所有人看到他这个企业,欢喜啊,效法他。那他一个企业就带动了整个中国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心,进而去效法他。那这个企业不是功德无量吗?不是功在民族吗?那你说这样的乐趣、价值成就感,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当下去落实的嘛。

我们现在看到非常多大陆的企业家,他们带头在做。像胡小林董事长,像我们认识的好几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他们现在落实中华文化之后,员工的父母特地坐飞机几个小时,赶到公司来,“我儿子教了二三十年,不懂得做人,居然是他的公司把我这个儿子教懂事了,对我孝顺了。本来我跟他住在一起,每个月还要跟我收房租费。”那您看,你一个企业救了这么多员工的家庭,那这有多大的价值!

像南京菲尼克斯,在我们李慕松总裁的带领之下,员工落实传统文化,而且他们现在的成就,是超过整个他们菲尼克斯其他地区的成绩,那不是振兴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嘛。而且也证明了,落实之后,员工的家庭好了,员工整个向心力强了,事业越发展越好。

所以,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藏,我们能够好好的深入它,学习它,进而落实在自己的家庭,落实在自己的企业,一定能给社会带一个好的风气。好,我们一起共勉,在我们的团体本分当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1)前两天和朋友吃饭听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见到了上帝,问上帝:“一万年对于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于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像一元钱”...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上师解答:真正修大圆满正行的时候,是不怕烦恼,不怕妄念的。念头一起来,看它的本性。烦恼也好,妄念也好,它本身也是空性,也是缘起性空。起一个妄念,起...

海涛法师:时而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时而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时而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问: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这种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答:怀疑属于五盖中的...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

种福莫求福

种福莫求福

种福莫求福有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开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问他:“前面那一个村落的农民,在春天时,他们不去耕田播种,而只是天天在神的前面祈求赐给他...

宣化上人:这位菩萨保证我们可以成佛,他负完全责任

宣化上人:这位菩萨保证我们可以成佛,他负完全责任

地藏王菩萨对我们天高地厚的恩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