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时,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旁。途中,波斯匿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咐身边的随从: “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这位老迈的长者远远看到国王时,也稍微停下。他望见随从的队伍也停下时,才放心地继续向前走。当长者走到这群人的面前,国王以慈祥、轻柔的声音呼唤他说:“老人家!看你白发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着国王,展露天真的笑容,并伸出四个手指头对国王说:“我才四岁。”

国王很怀疑地说:“你四岁?”

老人坚定地说: “对!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后来很幸运地得闻佛法,所以我受佛陀的教育才四年。”

“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尽力去付出。在这当中,体会到付出是多么欢喜、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无烦恼,才能身轻心安!”

“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会做人的年龄才四岁。”波斯匿王听了欢喜地说:“老人家!人生确实要放得下、舍得付出,与人无争、与事无争,这才是最逍遥的人生。我很羡慕你!虽然你听闻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经很价值了。”

要体会佛法真理,追随圣贤者行迹,必须先学会放得下。有些人常有自我的主见,以为谦让会使自己吃亏;或认为身旁事物都是恒常、坚固的,所以不愿让步。这些见解如同和一条绳子将自己绑住,真是苦不堪言啊!如果我们不将过去的凡夫心赶快放下,又如何能学圣贤行迹呢?

其实要学会付出、放下,不是很困难;要达到身轻心安的境界,也很容易!只是众生我执放不下,才会这么辛苦!能够放得下,佛法就在眼前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当初隋炀帝曾在东都洛阳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辗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5.净精进菩萨教化王子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5.净精进菩萨教化王子

过去,在人寿有八万四千岁时,人人安乐,当时的佛名为广光明。广光明佛住世时,国王、大臣以及百姓人人信受佛法,个个安居乐业。国王有个儿子名叫财功德,年十六岁,面貌英俊端正,风度不凡,因此非常傲慢,从来不...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逃犯奇遇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逃犯奇遇

逃犯黄昏,南方小城滨容市的一家建筑工地上,三个年轻人在一间粉刷了一半的空房内,鬼鬼祟祟一阵低语,然后,各自随下班的民工离开工地。三个年轻人中,名叫小宝的那人最后一个走出工地,心事重重的他走到路口时,...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跟家里都一样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跟家里都一样

吴老汉和老伴要去加拿大看儿子了。出发前的两个月,两个老人忙活坏了。吴老汉先是花大价钱,请了外国语大学的一名老师,辅导他们简单的外语。学外语的同时,老伴还准备了陕西辣子和酱菜,在家里买了几只羊腿,练习...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我家住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1948年解放,1949年村里成立小学,共有二十几名学生,我也是其中一个。学校设在村东头蔡家大院的东厢房(原是仓房),正房五间,西屋住着村支书(村里最高长...

真正戒YIN的人就会出现清净、光明、牢固之相

真正戒YIN的人就会出现清净、光明、牢固之相

以下三种相貌,努力戒色的你不用怀疑,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达到的,加油!  清净之相颜值一一个人清净庄严的相貌真的是修出来的,发育前的容貌气质可以说是天生的,而发育后和成年后的容貌气质则是自己修来的。相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