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

早年,舍卫城中有一个财主,名叫师质,崇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忠诚地赡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赡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

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畔的大树底下歇息的时刻,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又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收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乐跳跃。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刻,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妻认为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胜。

时间如箭,岁月奔驰,一转眼,溜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削发,父母高兴地准许了。

获得父母的赞成后,蜜胜到祇园精舍,投佛削发。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的证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认为热渴异常,人人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就教道:“蜜胜比丘,以前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良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赡养佛和僧众吗?因为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因为他的诚恳,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得蜜。”

佛陀说过今后,比丘又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人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着很多学生,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刻,有一位青年比丘,在有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是以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腐化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懊悔,免堕地狱刻苦,并是以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证了罗汉果。”

佛陀讲完今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是以,人人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25部佛经揭开三世轮回因果的真相!

25部佛经揭开三世轮回因果的真相!

《因果佛经汇编》目录(25部)一、三世篇(6部)1,佛说阿鸠留经2,五母子经3,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4,佛说五无反复经5,佛说懈怠耕者经6,普达王经二、六道篇(4部)7,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8,佛...

达真堪布:听经闻法记得快忘得也快,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听经闻法记得快忘得也快,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听经闻法记得快忘得也快,该怎么办? 问:我闻法的时候听得挺认真,但是一出门就忘记了,怎么办? 答:我们闻法的时候要远离三个过患: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思...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阿王诺布帕母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三善道:(一)天人道(神仙道): (P.110-113)1. 无色界天人:福尽投生他道受苦2. 色界天人:(1)所求之苦...

宋代孝子:朱寿昌

宋代孝子:朱寿昌

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同仁乡秦栏人,《宋史》载有他弃官千里寻母之事。他是流传甚广的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位。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寿昌庶出,其母刘氏是朱巽之妾。朱寿昌幼时,刘氏被朱...

为了今生最终的那一天可以坦然面对,该从何处入手?

为了今生最终的那一天可以坦然面对,该从何处入手?

学佛的人,都知道无常的道理。无常就是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但是明白了无常的道理,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升起无常实相,没有意识我们的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和短暂,时间在多么快地飞逝。而我们修行人又需要种下多...

星云大师:救人一命的念佛机

星云大师:救人一命的念佛机

救人一命的念佛机十二月廿五日,这个在国外人人欢渡「平安夜」的日子里,吴冰弦先生(满光法师的父亲)却在当晚与死神做生死的搏斗。居住于纽约市的吴老先生,趁着年假之便,由二女婿开车,一家人前往德州探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