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人应视金如贼

人应视金如贼

佛在世时,一日与阿难往王舍城中应供,佛在前行,阿难随后。行程未久,佛突避入道旁草中,阿难见是,心甚怪之。遂问佛言:世尊,以何因缘舍道而避行于草中?佛曰:前面有贼,是以避之。阿难闻言,即趋前察看,原为一堆黄金,阿难亦即随佛避之。

是时后面有三梵志,亦打从此路经过,眼见道边,有一堆金,皆大欢喜,便共俯拾。于是,相约一处,数而分之。不料三梵志,见利忘义,即互生恶意。正分金时,先令一人往市中作饭,作饭者心即思念:我于饭中下毒,毒死二人,获得全部黄金,岂不妙哉。余二人复生念言:俟彼作饭至时,我等便共杀之,以夺其份。未久,作饭者自得其意,即携饭而来,二人见时机已至,遂共将其杀死。目的已达,二人即大吃其所作之饭,不料食毕毒性大发,二人俱为毒死,仍留黄金一堆,何苦如斯?乃为利令智昏而已,所以佛称金为贼也。

按:人,固然不可一日无钱,有钱方能解决资生之所需,但亦不可过分为之贪求,甚至冒大不韪去取非义之财。要知道君子道不拾遗,更不取非义之财,宁可淡泊守穷,不作越轨苟夺。所谓君子穷固穷,但穷得心安无愧。否则,一味贪财,即使贪得财积如须弥山,结果落得一世守财奴,一旦无常到来,两手空空见阎王。

古人诗言: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若为钱再去作奸犯科,想图侥幸,一旦东窗事发,轻则人格扫地,名声败裂,重则身陷缧绁,家破人亡。谚曰:多贪不如少用。与其贪来挥霍,不如安分节流。古有诗言:争人竞我几时休,不觉春已转成秋,叶落雁归霜渐冷,布衣草履更何求。要知道,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若有才有志者,何愁不能养活。

佛在经上说,财有五危:一、大火烧之,二、大水漂没,三、县官夺取,四、盗贼劫掠,五、恶子挥霍。财既有此五危,犹以安贫乐道为妙。眼看时下,贪污汉之下场,谋财害命之结果,真令人触目惊心,耳闻胆悸,何苦乃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人生有8件事不可替代看完你会有收获

星云大师:人生有8件事不可替代看完你会有收获

看到幼小的孩子写作业,妈妈爱子心切,就说:“孩子,你睡觉吧,作业由妈妈代你来做。”直到有一天,孩子的手被小刀割破了,他就大叫:“妈妈,好痛喔,你来代我痛一下好吗?”妈妈此时才惊觉到:人生有些事是不能...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我执”为根,生诸烦恼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我执”为根,生诸烦恼

我执为根,生诸烦恼我们常说: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地盘、我的尊严、我的权位、我的利益、我的时间、我的健康、我的爸妈、我的老婆、我的所有什么东西上面都要附加上我的这个标签。殊不知,一旦形成这种惯性思...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三节 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正的荣誉,这种荣誉是不会被玷污的。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三节 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正的荣誉,这种荣誉是不会被玷污的。

第十三节 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正的荣誉,这种荣誉是不会被玷污的。/佛陀当众比丘挨家挨户乞讨时,高傲、跋扈的释迦族人常常用恶毒的语言辱骂他们,毫无恭敬心可言。特别是释科达那,他更是寻找一切机会,冷嘲热讽佛...

佛法修行新素食观

佛法修行新素食观

《楞伽经》指出:“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素食修行的观念,是从南朝的粱武帝(...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序 目录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序 目录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序 目录禅者的初心 作者: 铃木俊隆 译者: 梁永安 制作信息序 他就在我们之中日本有两位对西方最有影响的铃木禅师。半世纪以前,铃木大拙只手将禅带到了西方,这个移植的历史重要性...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互证因果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互证因果

互证因果晓园说此事时,李汇川亦举二事曰:有屠人死,其邻村人家生一猪,距屠人家四五里。此猪恒至屠人家中卧,驱逐不去。其主人捉去,仍自来;絷以锁乃已。疑为屠人后身也。又一屠人死,越一载余,其妻将嫁,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