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人应视金如贼

人应视金如贼

佛在世时,一日与阿难往王舍城中应供,佛在前行,阿难随后。行程未久,佛突避入道旁草中,阿难见是,心甚怪之。遂问佛言:世尊,以何因缘舍道而避行于草中?佛曰:前面有贼,是以避之。阿难闻言,即趋前察看,原为一堆黄金,阿难亦即随佛避之。

是时后面有三梵志,亦打从此路经过,眼见道边,有一堆金,皆大欢喜,便共俯拾。于是,相约一处,数而分之。不料三梵志,见利忘义,即互生恶意。正分金时,先令一人往市中作饭,作饭者心即思念:我于饭中下毒,毒死二人,获得全部黄金,岂不妙哉。余二人复生念言:俟彼作饭至时,我等便共杀之,以夺其份。未久,作饭者自得其意,即携饭而来,二人见时机已至,遂共将其杀死。目的已达,二人即大吃其所作之饭,不料食毕毒性大发,二人俱为毒死,仍留黄金一堆,何苦如斯?乃为利令智昏而已,所以佛称金为贼也。

按:人,固然不可一日无钱,有钱方能解决资生之所需,但亦不可过分为之贪求,甚至冒大不韪去取非义之财。要知道君子道不拾遗,更不取非义之财,宁可淡泊守穷,不作越轨苟夺。所谓君子穷固穷,但穷得心安无愧。否则,一味贪财,即使贪得财积如须弥山,结果落得一世守财奴,一旦无常到来,两手空空见阎王。

古人诗言: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若为钱再去作奸犯科,想图侥幸,一旦东窗事发,轻则人格扫地,名声败裂,重则身陷缧绁,家破人亡。谚曰:多贪不如少用。与其贪来挥霍,不如安分节流。古有诗言:争人竞我几时休,不觉春已转成秋,叶落雁归霜渐冷,布衣草履更何求。要知道,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若有才有志者,何愁不能养活。

佛在经上说,财有五危:一、大火烧之,二、大水漂没,三、县官夺取,四、盗贼劫掠,五、恶子挥霍。财既有此五危,犹以安贫乐道为妙。眼看时下,贪污汉之下场,谋财害命之结果,真令人触目惊心,耳闻胆悸,何苦乃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七种素食食物提高睡眠质量

七种素食食物提高睡眠质量

七种素食食物提高睡眠质量(资料图)1.食醋催眠:有些人长途旅行后,劳累过度,夜难安睡,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2.小米催眠:小米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阿育王和龙王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阿育王和龙王

阿育王和龙王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不称...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五回 拜无上胜长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五回 拜无上胜长者

第二十五回 拜无上胜长者善财从烦恼之深渊出发,途经苦海的千锤百炼,经过数日才登可乐彼岸。登上彼岸,烦恼顿息,身心轻安,如浣春阳。善财不须问路,只凭轻安感觉方向走去,不数日,来到可乐城。可乐真乐,没有...

放生问答:应以什么初衷进行放生?

放生问答:应以什么初衷进行放生?

我们该以以大悲心为本而放生。世人终日辛勤,以求养家糊口的资财受用,怎奈许多人往昔没有积聚福德,纵然日夜劳作仍贫穷困顿,饱受煎熬。殊不知辛勤如山,不如积福如火星,在积福的有为善法中,功德最大、最易行之...

女子百般色诱,小和尚宁死不从自杀身亡震动全国

女子百般色诱,小和尚宁死不从自杀身亡震动全国

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削发,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长者比较丘说:“我这个儿子想让他削发,请求大德慈悲度脱!”比丘用道眼观察迟疑这男孩,知道男孩削发之后能够...

素食徒步旅行家56天行走4273公里只为动物的生命权

素食徒步旅行家56天行走4273公里只为动物的生命权

为了唤起公众保护动物生命权的意识并为动物权利保护组织动物“慈善”筹措一定的资金,素食徒步旅行家乔希.加勒特完成了一项超远程单人徒步旅行。此次徒步旅行由墨西哥出发一路走到加拿大,整个过程历经59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