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答:华夏民族的特点:对一切事物取其精华。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汉土,在家弟子,不分男女老幼,皆以师兄尊称,正确简单如法。出家弟子,以师兄、师弟尊称。在一起修学的同辈,称“老同参”。其目的:

1.为了提升和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达到无相、空相的境地。

2.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无男、女相之分,皆是男相。

佛陀在《首愣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菩提心)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 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华严经》云:“菩萨作是念。我与众生,无始以来,互为兄弟,互为父母,互为姊妹,互为夫妇。”所以,宣化上人幽默地开示:“(女像的)观世音菩萨和我们是兄弟”。

不论以“师姐”或“师妹”相称,容易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江湖之事,误解佛教,不如法。还是通称师兄,或直呼其名,也很亲切。正确的称呼,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态,修行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所以,佛讲述“正语”的重要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净土诗偈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净土诗偈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净土诗偈 李炳南居士著述 ○已得救生圈 还要登彼岸 大道多歧难觅羊 初机自必细堤防 要知平坦光明处 只有莲邦路一行 ○万修万成的法门 万劫难逢无上宝 眼前灭罪除烦恼 他年功...

钟茂森:积善必有余庆 积不善必有余殃(上)-2011年新

钟茂森:积善必有余庆 积不善必有余殃(上)-2011年新

钟茂森:积善必有余庆 积不善必有余殃(上)-2011年新 2011年新加坡弘法大会—积善必有余庆 积不善必有余殃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0/12/31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一大厅 档名:57...

婚姻和合是什么?婚姻和合术是真的吗?

婚姻和合是什么?婚姻和合术是真的吗?

婚姻和合是什么?古时候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没有感情基础,为了确保新婚夫妇甜蜜恩爱,要结婚的时候父母都会请道士来帮新婚夫妇做婚姻和合术,使得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现在的人也有很多人重视和合术,你也可以...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俄丁纳布柏各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俄丁纳布柏各的故事

俄丁纳布柏各的故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波,如影不离形。」【双品 YAMAKA-VAGGOGGO (第 2 偈)】从前佛陀住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有一个年轻的婆罗门名...

残忍杀猴 报在儿身

残忍杀猴 报在儿身

残忍杀猴 报在儿身森美兰州瓜拉庇胜甘榜达拉旺,有位十九岁青年莫哈末依鲁斯,至今已度过了十六年类似猴子的生活,他对饭菜毫不感兴趣,然而,却不能一天没有香蕉皮吃!他每天的食量是二三十根香蕉皮,有时候更是...

周杰:从小吃素信佛

周杰:从小吃素信佛

周杰说他自小就信奉佛教,自小就喜欢听佛的故事,他自觉学佛是修性,是不可强求的事。他表示,父母均不信佛,但父亲很善良,这正是佛所宏扬的东西,最重要是与人为善,形式并不重要。他是1999年皈依佛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