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达真堪布: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若要成佛,就要积累资粮;若要积累资粮,就要精进。那什么叫精进呢?“我天天上课、打坐,天天磕头、绕殿等,这应该叫精进吧?”不一定。“我天天念佛、念咒,已经念了一亿遍佛号或咒语,这应该叫精进吧?”也不一定。精进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心态,即喜爱善法。
如果你并不喜爱善法,即使天天上课、打坐,天天磕头、绕殿,天天念佛、持咒,都不是精进。很多人都勉强地做、假装地做,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装修行人,尤其是一些出家人,都是在施主面前装修行人,内心没有一点儿意乐和法喜,整天愁眉苦脸地做,这不叫精进。

即使表面上做得再好、再勤奋也没有用。
有的人虽然在表面上看,没有念多少、做多少,上座或念经的时间都很短,也许他身边的人认为他不精进,但是他法喜充满,实际上他是精进的,他才是有修行的。比如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的时候,被称为“三想者”,意思是他只有三种想法,只做三件事情:吃饭、睡觉、拉撒(也有一种说法:吃饭、睡觉、行走)。表面上看他不精进,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就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你可以少念、少坐,但是一定要精进,心里一定要有这种喜悦。无论是念佛、持咒,还是上课、禅修,本来就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本来就是一种无比的享受,为什么要这么勉强、这么痛苦呢?这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些善法以及无漏的功德的真正价值、真正作用,所以生不起喜爱之心。
举个例子,人都喜欢钱,喜爱家人。为了赚到钱,怎么都行;为了家人,怎么都行。现在我们对“喜爱”,应该有所体会了吧!
做课、打坐、持戒、布施,这都是善法。观察一下,对照一下自己,如果你不愿意做,不喜欢做这些,说明你没有精进,可以说你舍弃精进了;若是这样,你不可能积累资粮,也就无法成就佛果。
大家要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现在应该怎么办。只在口头上说没有用,有因才有果。若你想今生解脱,就要行善积德;若你想即身成佛,就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首先你要精进。若是有精进,肯定会特别喜爱这些善法,肯定会迫不及待、心甘情愿地去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拾瓶记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拾瓶记

小时候,妈妈成天在外头干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由奶奶带着。由于家里穷,零花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我侈,我们不得不自个儿想法子去挣。我那时只有5岁,不能跟姐姐一样给人家当保姆,也...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最快乐的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最快乐的事

最快乐的事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近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四个弟子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十分惬...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欢喜助人圆满人生阿那律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刚刚出家时,曾经在佛陀说法的时候昏昏欲睡,被不客气地训诫了一顿:咄男子!蛤蟆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知佛名字。阿那律很是惭愧,于是,向佛陀请求原谅自己的倦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0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0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0】药师禅:人生最大悲哀,是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习惯,是对工作没有计划;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的人。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最高艺术;无相...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孩子与父母是由极深的因缘而感召来的亲情。在怀孕期间,母亲与孩子是真正的骨肉相连血脉相依。以下这位母亲:薛婷是一位省级民族乐团的演奏员,她在怀孕期间因受到腹中宝宝的教育,开始正信佛法,持戒修行。且听这...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父亲坐了我的新车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父亲坐了我的新车

父亲坐了我的新车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从娃娃开始操劳到出社会,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