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诉比丘们:世间有四种人。哪四种人呢?

一种人与结使烦恼相随,然而不觉不知自己内心有烦恼;

一种人与结使烦恼相随,但是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有烦恼;

一种人不与结使烦恼相随,可是不觉不知自己内心无烦恼;

一种人不与结使烦恼相随,并且也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无烦恼。

诸比丘们!在前二种同样是有结使烦恼相随的人中,以不知道自己内心有烦恼者为下,能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有烦恼者为殊妙。后二种同样是无结使烦恼相随的人当中,以不知道自己内心无烦恼者为下,而能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无烦恼者最为第一。诸比丘们!当知世间有这四种人。

目犍连尊者向舍利弗尊者请教:是什么因缘,让同样是与结使烦恼相随的人,一种为下,另一种为殊妙?

舍利弗尊者回答:与结使烦恼相随而不自知的人,常思惟身受心法皆为清净,在这样错误知见的驱使下,面对六尘境界以为清净,而起了染着的欲望,不但不知反省、厌离,也不勤求方便法门灭除欲心,甚至还合理化欲望,所以随着时间不断地增长贪欲、瞋恚、痴心等烦恼,直到命终。尊者啊!犹如有人到市场上买了铜器,铜器买来时就尘土垢坌,十分地脏。此人不但不以为脏,还觉得它是干净的,没有加以擦拭及洗涤,所以铜器上的污垢,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日渐增厚,最后变得极为不净。就像结使烦恼相随却不自知的人,观念颠倒,认为一切法皆是清净,随境增长欲心,欲心为根,贪欲、瞋恚、愚痴随之增长,一直到命终,最后恶业果熟,自作自受,故此为下。

第二种与结使烦恼相随的人,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有执着一切为清净的烦恼,于是便思惟今可舍此净想,思惟不净想。因为思惟不净,时时返观自照,便能不生起欲心,进一步勤求方便法门,以真正灭除欲心,欲心灭除了,清净解脱自然不得而得、不获而获、不及而及,如此持续用功,便渐渐舍离贪欲、瞋恚、愚痴,乃至灭除一切烦恼结使。就像有人到市场上买了铜器,铜器买来就已被尘垢染污。此人为了去除尘垢,同时防范不让铜器再添尘垢,非常认真地随时清理,涤荡尘垢,使铜器上的污垢逐渐减少,最后恢复铜器本来清净的面貌。就像结使烦恼相随,但如实了知自己内心有烦恼的人,以正知见经常思惟不净,时时触物起照,勤求方便法门,出离欲心,欲心不生,贪欲、瞋恚、愚痴随之断除。目犍连尊者!这就是同样与结使烦恼相随的人,一种人为下,另一种人为殊妙的因缘。目犍连尊者接着又向舍利弗尊者请教: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同样是不与结使烦恼相随的人,一种人为下,另一种人为殊妙?

舍利弗尊者回答:不与结使烦恼相随而不自知的人,以为不需勤修方便,就会得到清净解脱自在,所以遇到境界生起了欲心,也不知检讨反省,更不求方便法门以对治欲心,于是不断地增长贪欲、瞋恚、痴心等烦恼直到命终。犹如有人到市场上买了铜器,铜器后来沾染尘垢,此人却不随时加以洗涤清理,放任尘垢污染,结果铜器上的污垢随日渐增,最后极为不净。就像虽然不与结使烦恼相随,却不觉不自知的人,没有观照检讨,而放任欲心随境增长,欲心不除,以至于让贪欲、瞋恚、愚痴随之增长,一直到命终。

不与结使烦恼相随而且如实自知的人,即使现在没有烦恼,遇到境界时也不放任欲心生起,勤求方便法门,戒慎恐惧始终不让结使烦恼生起,如此精进直到命终。犹如有人到市场上买了铜器,铜器本身没有尘垢极为洁净,此人不因为铜器无垢就放任不理,始终勤劳随时加以洗涤修治,不让尘垢污染铜器,所以这铜器买来日久,益发明净。就像不与结使烦恼相随且自知的人,不让欲心有机会生起,因此随顺觉性,勤求方便法门,贪欲、瞋恚、愚痴始终无法造作,保持清净心,一直到身坏命终。

目犍连尊者!这就是同样不与结使烦恼相随的人,一种人为下,另一种人为殊妙的因缘。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经卷第十七四谛品第二十五》》

省思:

佛法有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修行成就的关键在于能否自觉观照,勤求方便随时对治烦恼。所以虽有烦恼,但不自甘堕落,随时觉察觉照,反省检讨,老实精进,再重的烦恼都能灭尽,成就自在解脱。相反地,虽然现在烦恼轻薄,可惜没有继续保任,放任不觉,烦恼逐日深重,仍旧与解脱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虽其原本的主要宗旨是要给有佛学基...

星云大师宽心:自杀的结果

星云大师宽心:自杀的结果

星云大师宽心:自杀的结果据有关统计,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3倍自杀的结果是什么?...

幽默之中有禅意

幽默之中有禅意

寰宇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认为不好。”小和尚持续哭,“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解答: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不管是对世间,还是对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对众生还是对佛,不管是对净土还是对娑...

净土法门法语:一定是原谅别人,不要原谅自己

净土法门法语:一定是原谅别人,不要原谅自己

1幸灾乐祸是缺德、是恶念,所以真正学佛人,众生得福,他生欢喜心,没有一点嫉妒心;看到众生遭难,他生同情心、怜悯心,决定没有幸灾乐祸的念头。所以你看会修的人,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只有提升,没有往下...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65」“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65」“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猴年最后一篇药师禅微信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圣号”由来!佛及菩萨的圣号,都是从他所有功德而安立的。无尽意所以得名无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