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解行并重.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根据佛经所载,所有佛菩萨都是靠愿力而成就,没有一位不是由发愿所成。如《无量寿经》卷上记载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载弥勒菩萨奉行十善愿、《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等。乃至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大愿、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都是诸佛菩萨的伟大行愿。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宏愿。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鉴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于日本。凡此均是后世佛子学习的典范。

众所周知,辽宁省朝阳市佑顺寺「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研修学苑」兴办的缘起,乃在于家师永惺老和尚的一念培僧兴教的悲情与大愿;老和尚曾自述办学理念说:「行者与学者所追求的,不只是心灵与客观世界的相通,而是佛法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由是而开出解行兼重、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入世方向─学术研究之本质不离闻思修慧,其根本目的乃在于应世、用世与化世。」而此正是《华严经》中菩萨行的入世精神。

相传《华严经》是佛陀悟道后在二七日内,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首菩萨述说的不可思议自内证法门,被喻为一切佛法的「根本*轮」。由于对信、解、行、证的强调,作为佛法总纲的《华严经》,超越了般若空宗因悟「空」而遁世修身的理路,将行者对「空性」的领悟,广泛地实践于入世的事相中,表现了对社会、伦理、生活和个人幸福体验的深切投入与关怀。概括而言,华严精神分两个层面展开:即向内体悟空性,向外救度世间──自觉、觉他,这是同一精神进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华严经》看来,唯有这两个层面的完美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完成」的人格,一个悲智双运、解行并重的「大我」。就其入世救世的取向而言,与儒家的「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具有深刻的精神趋同性,而就其对主体自我的关注来说,其言说理路始终贯穿着对「我执」的否定和人性的洞悉。

从经史上看,《华严经》结集编订于公元2至3世纪的西域一带,中印两地的哲学观念通过「丝绸之路」在此地交融,并在《华严经》中得到完整表述;《华严经》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和修身养性观念,并将其融入于「空性」本体论的言说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架构,强化了积极入世的救世意识。《华严经》强调不离世间而成佛,将成佛的道场设置在现实人间,认为只有洞察人类困境的根源并给以现实的解决,才能最终圆满成佛。而趋向于成佛妙觉境界的初始因心,便是结合现实日常生活的种种境遇,磨砺身心,自净其意,同时将一切净愿指向利他的行为,所谓「上穷佛志,下济众生」,以打破对自我的迷执。

因此,《华严经.净行品》为行者生活细节上,设立了一百四十一愿,含在家的生活方式、出家修道、坐禅、行乞,甚至洗浴、安寝等,将求佛之道落实于具体的生活事相中,克服妄心,超越自我,通过舍己为人、服务大众而体验「大我」,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人与宇宙圆满和谐的关系──从而进入「无我」与「空性」。其实全部《华严经》都含蕴着《净行品》的基本精神。

所谓「历事练心」,最近研修学苑师生参学团赴港的交流活动,正好比《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说到善财童子南行,翻山越岭到各处行脚游学,经过一百一十城,访问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最后见到了大庄严的毘卢遮那楼阁,并且领略到无边无际的「一真法界」,也就是没有障碍,没有妄想执着,没有烦恼的自在境界。

由此可见,修学佛法之人,必须「解行并重」,「解」是信佛,是学佛所学;行是实行,是行佛所行。有了慧解,才能「自觉」;透过行佛,才能「觉他」。我们既然信佛、学佛,且发心修持,就要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受用。一个没有实际宗教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有所偏差;比如说,念佛,我们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吗?参禅,我们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候吗?礼拜,我们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吗?诵经,我们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吗?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外,我们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辱,能不生退心吗?我们对芸芸众生能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吗?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愤之时,能去除瞋心吗?多少会讲佛法的人,就是不能真正的实践佛法,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由此越发突显「实践」的重要性。

《普贤行愿品》云:「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剎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在菩萨道的实践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行者必然以深刻的悲心献身于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这份入世情怀即是发心菩萨的最高使命。

诚如古德所言:「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与研修学苑师生们及諸網友共勉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温馨感人的一幕!动物亦有情,20只小鸡把猫咪当妈妈,很有爱!

温馨感人的一幕!动物亦有情,20只小鸡把猫咪当妈妈,很有爱!

动物们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奇妙,国外有段影片最近在网络上热传,一只姜黄色的小猫靠在篮子角落,周围有将近20只的小鸡挤在它身旁,有些甚至安稳地打起盹来,就像是把小猫当成自己的妈妈一样,而小猫似乎也相当...

梁文道:吃素是因为不忍

梁文道:吃素是因为不忍

主持人:您是看了海豚湾开始吃素?梁文道:吃素是因为有天做饭,买了些虾回来发现有只没有死,不忍心,就带出去放生,从此之后就不忍心。十多二十多年前,哲学开始流行一种动物伦理学,读了之后逐渐开始认为吃肉也...

如何挽回爱情效果最好

如何挽回爱情效果最好

很多人在分手以后,都会怀念过去的恋情,甚至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挽回。不过有的人用的方法不对,这样子只会让对方更加反感,给挽回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如何挽回爱情成为不少人最头疼的一件事,其实只要方法用的正确...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一个礼拜后,凯瑟琳步伐轻快地踏进我的办公室。该先说明,她看起来比过去更靓丽,更有光彩了。她很高兴地告诉我,长久以来害怕溺水的恐惧没有了,怕吞咽的情形也减少了许多,睡眠...

三招教你挽回女友没感觉的方法有什么

三招教你挽回女友没感觉的方法有什么

很多男生在追女生的道路上都是很坎坷的。因为男生本身会比女生迟钝一点。想要好好地谈恋爱,挽回自己的女友还是要找到正确的办法。这样才能抓住对方的七寸,一举拿下前女友的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挽回女友没感觉的...

净土宗祖师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净土宗祖师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远公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