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功德?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很清楚的说明了功德之内容!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意思就是,大师又说:“能认识自性就是功,能等视一切众生就是德。念念之间没有滞碍,常能见到真如本性的真实妙用,这就叫做功德。内心谦虚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礼而行就是德;从真如自性中建立万法就是功,心体远离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离自性就是功,应用万端而不染着就是德。如果要寻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这样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真是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会轻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众生。如果心中经常轻慢他人,我执没有断除,自然不会有功;自己的心性虚妄不实,自然没有德;这是因为我执未除,自高自大而常常轻视一切的缘故。善知识!念念不间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向内见到自性,而不是藉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认识这个真理,无法契入,并不是我们的祖师有了过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单亲家长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单亲家长

单亲家长一个懂得孝顺的人将来就会有福报,所以要想各种方法促成小孩,恢复他对爸爸妈妈的爱心,这非常的重要。谁甘愿离婚呢?哪一个都是逼不得已的,离婚按照佛教的因果,如果没有惭愧心堕落地狱了,这是有一点痛...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禅 那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崇信佛教,那么佛教最先由哪个皇帝引入中原的呢?他就是刘秀第四子刘庄,刘庄少年聪慧,几岁就可以作诗,十岁通解《春秋》,问他古人典籍...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26-13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26-130)

126、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老板在用人上同样...

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1、佛法给我们讲,什么念头最好?没有念头最好。不论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好。善念感应的三善道,恶念感应的三恶道;有念感应的十法界,无念才能到佛道。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园,那个家园里面的人没念头,那个...

雨宝咒

雨宝咒

雨宝咒雨宝咒又名雨宝陀罗尼咒雨宝咒注音:(nǎng)谟(mó)婆(pó)誐(ě)嚩(mó)帝(dì) 嚩(mó)日(rì)啰(luo)驮(tuó)啰(luo) 娑(suō)誐(ě)啰(luo)捏(n...

星云法师中大讲“财富” 称不应只向钱看

星云法师中大讲“财富” 称不应只向钱看

昨日(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创会人星云大师来到中山大学,对该校师生发表演讲。这位85岁的高僧、知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看上去与普通僧侣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