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诵经?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无心,不是很容易的。

那么要如何念经呢?

第一,念经时,我们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却忽略了耳朵听。其实最关键的,因为是耳朵听,也就是诵经时要把心放在耳根上,认真的听,不是放在嘴巴上拼命的念,念不念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听不听关系就大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耳根最历,经历了耳根就可以永世不忘,但是眼根就没有这个功德。在楞严经中讲到耳根有一千二百功德,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而且佛陀劝导我们要多修耳根圆通,是最厉害最好修的法门。

第二,念经时嘴巴上要舌头动,嘴巴不动。很多人念经很大声,诵完一部经,声音就沙哑了,那是因为嘴巴一直动的缘故。有没有发现念经的声音都是比较平和,不会大不会小,就是缓缓地,感觉也有点咬字不清。这就是嘴巴不动舌头动的结果。当然,要达到嘴巴不懂舌头动,关键的是气出在丹田,而不是出在肺部,更不是出在喉咙。丹田出来的气是圆融的,肺部出来的气,是比较尖,喉咙出来的气,更是嘶哑的。所以要多练气。

那么如何练气呢,就是先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可以去试一试,念每个字时感受一下肚子在震动,试着从肚子发气。多试一试。然后气就比较顺畅了,这样无论唱诵多少,都不会觉得累。

第三,最好把经书背下来,同时用师父念经的调,不缓不慢。有些规律的。诵经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不是像菩萨交差。尤其是持咒时,更要用以上的方式,比如大悲咒,就很好听。而且可以收摄身心。很不可思议的。同时可以震动我们身上的气脉,让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感受很愉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佛教中讲到五明,其中音声明也是比较关键的。所以,能把经书诵得很好听,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也会十分欢喜的。

诵经的好处

  1、便于记忆和理解佛经的真实义

诵经,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活了起来,还能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佛陀的深妙智慧,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佛经的真实义。

  2、更能体会佛经之美

佛经为佛陀所说,由佛陀的亲随大弟子录成文字,并由中印两国极具文学修养的大德高僧们经反复推敲,逐字逐句翻译而成;佛经之美,非深入经藏,潜心诵读者不能体会。净手敬香后,翻开佛经“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会愈读愈有味;朗读时读音清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在诵读的和雅妙音声中,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佛经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和义理之美。

  3、得佛加持

大声诵读需要集中念力,端心正意,使大脑处于空的宁静状态,更有利于安心息妄,得佛加持,常见贤圣,远离鄙恶,除烦增福。会使诵读者清净明利诸善根,欣悟不可思议法,把向善的种子,在声声诵读中播种进自己的识田。

  4、天神护佑

佛经所在之处如同佛在,若有人能虔诚诵持,诸天护法也会随侍听闻,所以能以恭敬心诵持佛经的人,必常为诸天善神之所护佑,消灾免祸,道心增上,不易退转。

  5、说法无碍

心念口演的诵读,会使佛子们在饱餐法味之余,积累到大量的佛学词汇,于不知不觉间纳法入心;待功深力到,自然会出口成章,说法无碍。

  6、健身强体

朗诵有如歌唱,有增强肺功能之效。据专家测定,朗读20分钟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热量消耗,持之以恒可得到减肥功效,高血压病人在朗读时血压还会降低。

  7、怡情养性

朗诵犹如健脑体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有怡情养性,闲净身心的独特作用。

诵经,除了帮助我们明理增慧,愉悦身心,让我们洞彻宇宙人生的真相,破迷开悟,使我们业消智朗,生生世世向善外,其最终的的好处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也可以这么说,诵经是因,成佛是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破戒果报故事:唐朝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

破戒果报故事:唐朝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

唐朝懿宗皇帝时,有一位高僧悟达国师,当他还没有显达的时候,在京师邂逅一位病僧,那病僧身患恶疾,一般人都很厌恶他,独悟达国师对他礼遇有加,毫无厌色。因此,病僧极为感激,分别的时候,对悟达国师说:你以后...

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有一个学僧,请示夹山善会禅师道:从古以来,历代祖师都立下言教训示后人,禅师为什么却无言教?善会:三年不吃饭,目前无饥人。学僧:既是无饥人,我为什么没有开悟?善会:只为迷悟迷却了你,请听我偈:...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赛商鞅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赛商鞅

赛商鞅有个外号叫赛商鞅的人,这里不提他的真实姓名和籍贯,他是位老秀才,带着家眷寄居在北京。此人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从中挑剔,故而得了个赛商鞅之名。翰林院编修钱敦堂先生死后,他的门生...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

昭慧法师: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昭慧法师: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释昭慧谢谢Spring的回应,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误了重要公事的处理,但妳的论述十分精彩,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妳的观察是细腻的,而且确实洞见“善的...

索达吉堪布:学佛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索达吉堪布:学佛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索达吉堪布:学佛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问:有些道友修学很少走弯路,遇到的也都是真正的善知识;而有些道友则刚刚相反。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该如何避免这种弯路? 索达吉堪布:其实,这与前世发愿有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