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常思己过

常思己过

守成法师著

唐代有一位善道禅师,山东临淄人。尝于群经中,信手探卷,得净土三经之一《观无量寿佛经》。于是,乃专心一意念佛,依法修行十六妙观。师后影庐山,见远公遗迹,感慨系之。不久即遁迹终南,修《般舟三昧》数年。于中曾睹净土,宝阁瑶池,种种庄严,宛然在目。后又往晋阳,从道绰禅师,授《无量寿经》。时入定观,数日方起。

一日,绰师请其入定,为观所生之处。师即入定七日,而报之曰:我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绰师问:何三种罪?答曰:师尝安佛像在檐牖下,而自处深房,此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尝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师闻言,静思往咎,遂洗心忏谢。道再为入定,出谓绰曰:师罪已灭,后有白光来照时,乃是往生之相也。

此去行化京师,归者如市。临终预知时至,略示微疾,怡然念佛而逝。满室异香,天乐鸣空,寖寖向西而隐。

按:供奉佛菩萨像,首重恭敬。其次视环境之大小,而择适宜处以供之。但以清净与庄严为原则,切不可轻率将事,而遭亵渎之罪。本省颇多出家众,为便利半夜三更起身拜佛诵经,竟将佛像供在同一卧室之榻榻米上,真是亵渎之极,罪过不浅。如真心用功者,定至清净大雄宝殿礼诵为是。我犹见若干在家信众,往往将佛像供在偏避一角,而自己所住处,则异常别致。总之,无论环境宽狭,供佛处宜好,自住处宜丑(如一间住宅,不在此限),以免轻侮之咎。

至于造屋耕种,动土伤生之事,此为四众弟子,间有难免者。然而,当以小心从事,尽量避免误杀。万不可藉误杀得轻罪而率意不顾。再谈出家众用人问题,最好公私二事,悉以沙弥或在家人作之为妥,不可呼唤具戒者走使(如弟子自愿为师服役、与服役于老病比丘者例外)。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忏悔),善莫大焉。我人每日于闲暇时,或规定某一时,总要加以静思,于人于事,有无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持工夫,有无增进,有则不憍,无则励精。果如是行,庶可免过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药师禅: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的爱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相爱的人们,当你们拥抱的时候,请珍惜吧。你要知道,也许她(他)就是前世埋你的人。也许一个靠近你爱着你的人,而你并不爱他(她),但是也许他(她)就是前世掩埋你的人!不要老是去选择别人,应该尝试...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四章 人性堕落的问题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四章 人性堕落的问题

第四章人性堕落的问题一、如何防止孩子步入歧途现代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他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就日夜努力赚钱,供孩子享受过舒服的生活,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孩子的表现。无论是学习上的必需...

达真堪布: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

达真堪布: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

达真堪布: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 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达真堪布解答:发现有人造业了,我们不应该不高兴,而应该可怜他,然后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造这样的业,愿他以后不要...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

男生怎么才能高位挽回前女友  试试这几个绝招

男生怎么才能高位挽回前女友 试试这几个绝招

情侣之间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手,因为在感情的世界里,很多人都是有这不足,所以需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改变。这样你的感情才会越来越顺利。如果自己的女友向自己提出分手应该怎么办?下面就来看看男生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