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常思己过

常思己过

守成法师著

唐代有一位善道禅师,山东临淄人。尝于群经中,信手探卷,得净土三经之一《观无量寿佛经》。于是,乃专心一意念佛,依法修行十六妙观。师后影庐山,见远公遗迹,感慨系之。不久即遁迹终南,修《般舟三昧》数年。于中曾睹净土,宝阁瑶池,种种庄严,宛然在目。后又往晋阳,从道绰禅师,授《无量寿经》。时入定观,数日方起。

一日,绰师请其入定,为观所生之处。师即入定七日,而报之曰:我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绰师问:何三种罪?答曰:师尝安佛像在檐牖下,而自处深房,此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尝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师闻言,静思往咎,遂洗心忏谢。道再为入定,出谓绰曰:师罪已灭,后有白光来照时,乃是往生之相也。

此去行化京师,归者如市。临终预知时至,略示微疾,怡然念佛而逝。满室异香,天乐鸣空,寖寖向西而隐。

按:供奉佛菩萨像,首重恭敬。其次视环境之大小,而择适宜处以供之。但以清净与庄严为原则,切不可轻率将事,而遭亵渎之罪。本省颇多出家众,为便利半夜三更起身拜佛诵经,竟将佛像供在同一卧室之榻榻米上,真是亵渎之极,罪过不浅。如真心用功者,定至清净大雄宝殿礼诵为是。我犹见若干在家信众,往往将佛像供在偏避一角,而自己所住处,则异常别致。总之,无论环境宽狭,供佛处宜好,自住处宜丑(如一间住宅,不在此限),以免轻侮之咎。

至于造屋耕种,动土伤生之事,此为四众弟子,间有难免者。然而,当以小心从事,尽量避免误杀。万不可藉误杀得轻罪而率意不顾。再谈出家众用人问题,最好公私二事,悉以沙弥或在家人作之为妥,不可呼唤具戒者走使(如弟子自愿为师服役、与服役于老病比丘者例外)。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忏悔),善莫大焉。我人每日于闲暇时,或规定某一时,总要加以静思,于人于事,有无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持工夫,有无增进,有则不憍,无则励精。果如是行,庶可免过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男人挽回女人有哪些技巧方法

男人挽回女人有哪些技巧方法

现在的恋爱对于男人来说,绝对是一场修炼了,社会对于男生的标准越来越多样和严格,即便是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往往也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导致感情出现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毕竟男生就是男生,当感情出现问题或是自己...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1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1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1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圆满成就第九 第九品,名圆满成就。以上从第四至第八品,皆显法藏大士因地愿行。从本品起则是...

亲眼得见佛弟子火化出舍利坚固子,我放下了愚痴执见

亲眼得见佛弟子火化出舍利坚固子,我放下了愚痴执见

   我是一位惭愧的学佛修行人。  在没有真正学佛修行之前,我只知道到寺庙上供、拜忏、绕佛、放生,到有需求的人家里念经做佛事。天天早晚课忙得不可开交,就认为自己在学佛了,还自认为是虔诚的佛弟子。  ...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吃素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它代表着我们的一个向往,代表着我们一个小小的梦想,也代表着我们内心对世界的爱!所以我提倡,哪怕我们一个月吃一天素也行。我曾经碰到香港导演陈勋齐,他跟我说吃素的事情。他本...

禅茶一味:静享一个人的茶香

禅茶一味:静享一个人的茶香

一个人喝茶,好像是与沉默有关。坐在宁静而有淡淡阳光洒入的角落,品一杯香茶,可以沉思,让人安然。有时候喜欢几个人一起聚会喝酒乱侃,可是永远无法拒绝对安静的向往。人前的热闹是表面的,本质里的一些性情,却...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你家养过狗吗?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你家养过狗吗?

你家养过狗吗?佛陀有一天拜访一个人,那人名叫豆提,可是不巧,豆提刚刚有事出去了。这时候,他的家里养了一只狗,白狗见佛陀进来,便跳下床对著佛陀大声狂吠。佛陀就怜悯地对白狗说:白狗!白狗!想想过去爱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