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何「看心观静」?

◎ 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万法的生起和还灭,都是因为「心生」、「心灭」而有。《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把「心」安住一处,必能所作皆办,无功不克。《维摩经》也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你想要往生「净土」吗?先要清净自心,心不清净,净土不生;心清净,则国土清净。

《华严经》形容「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好像一个「画家」,可以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天堂地狱」可以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所以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顿悟入道的要门,然而平常我们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看尽人间万象,却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处到底如何呢?

「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对待法」,「真心」是「绝对」的。

所以,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因此,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2.凡人求佛不求心:

凡夫天天求佛拜神,向神明求平安,求财富,求顺利,却不知道反求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

智慧的人,懂得调伏自己的「心」,远比追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重要,因为心是万法之本,所以平时要以戒来对治贪心、以定来对治瞋心、以慧来对治痴心。

4.愚人调身不调心:

愚痴的人往往只注重身体的保健,却不懂得要「调心」、「观心」。

唐朝的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座下悟道。悟道后古灵禅师感念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天,年老的师父在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就在擦背的时候,古灵禅师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灵。」

师父听后,回头看了一眼,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无奈师父还是不开悟。

又有一天,师父在窗下读经,忽然有一只苍蝇在窗子上撞呀撞,想要出去,却出不了。古灵禅师灵机一动,就一语双关的说:「世间如许广阔,你却不肯去,只在这个窗子上撞,未免太愚痴了吧!」于是作了一首诗偈说: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意思是说,「禅」是要用心去觉悟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那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甚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便说道: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就这样,师父懂得「看心观静」,也就觉悟了。

所以,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谨节录自《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

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

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 问: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海涛法师答:当然也可以,只是各位想出家之前,最好先到你想要出家的寺庙,跟大众在一起住看看。因为有的人脾气不好,住到最后剩下自己一个怪老子,这...

道证法师: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道证法师: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道证法师: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

神奇的药师佛法门(感应篇)

神奇的药师佛法门(感应篇)

神奇的药师佛法门(感应篇)按:本文收集了很多念佛念观音的感应事迹,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念了都保证灵验。不是说只要念佛念观音,就可以故意做危险的事情。【平时注意安全,有病吃药、去医院是基本常识。念佛念观...

星云大师: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星云大师: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太子辞别频婆娑罗王以后,披星戴月,忍饥受饿的又开始踏上他追求真理的征途。有一天,他到了一座寂静的森林,森林中有一位阿罗蓝大仙人在那里修行,太子记起苦行林中一位苦行者临别时的介...

达真堪布:智慧+戒律=供养处

达真堪布:智慧+戒律=供养处

达真堪布:智慧+戒律=供养处 有甚深智慧和清净戒律的人,定会成为人天的供养处——不仅是人,天界的帝释王、梵天王等,也会恭敬、供养他们。 所以,不用想太多,也不用求太多,若是有甚深的智慧和清净的戒律...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围绕。而为说法。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