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任何时候都要稳重

达真堪布:任何时候都要稳重

在做人的原则中,第一重要的是智慧和稳重,稳重即不退失自道。

在世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否则饿了吃,困了睡,这样活着跟牦牛有什么区别?

你天天上班,牦牛也一样天天要到有草有水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如果山下没有草,它还得爬上山;在山上吃到草了,但山上又没有水,它还得下来喝水……它也是这样上去又下来,很累也很难,跟你上下班是一个道理。如果自己没有人生目标,每天只是为了生存而奔忙,就跟牦牛没什么区别。

你自己要有做人的原则,这就是人生目标。首先,要通过智慧去观察,然后以智慧进行抉择:我应该这样去做人,我的人生目标应该是这个。有些目标对你来说也许太高,有些目标又太低,这都不行。因此你要用智慧去观察,然后再确定,明确自己怎样去做人,然后按这个原则去做。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对于自己所依止的上师善知识、所学的法门,也要通过智慧去选择。首先要观察这位善知识是不是一位具德的上师,是否有慈悲和智慧,是否有摄受弟子的善巧方便。如果这些条件和能力都具备,还要看你和他是否有缘分。如果既有缘分,又具有能力,这样才可以依止。依止之后,上师会根据你的根基和意乐对症下药,给你安排法门,给你教授解脱和成就的方法。

在依止的过程中,师徒之间是需要沟通的。现在很多人都说:“这位善知识有神通,他一下子就能知道我。”我们不去揣测他是否有神通,即使真有神通他也不会用。正如伟大的佛陀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没有用神通。他明明知道有人犯戒,还是会问你是不是犯戒了?以前的印度人思想都很单纯,他们若是犯戒了一般都不会隐瞒。佛也会在要么看见了、要么听到了,在有这些根据的情况下才会去制止或者教导,并不是佛在上面用神通往下看,就像监控一样,看到某个人在做什么了,然后打电话叫他上来……不是这样的!

现在有手机、有电子监控等设备,如果是现在可能会是这样,但佛不可能那样做!

尽管佛有神通,佛的神通更广大,但是他不可能用神通。同样,上师善知识也许有神通,但他们也不可能使用神通。他们都是通过沟通,然后根据你的根基意乐去给你安排学修内容,随时给你指导。

自己有自己的法门、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见解,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叫“自道”。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这也是要通过智慧去抉择的,是不能退转的,这就是稳重。

——摘自《二规教言论》讲记16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最有效的挽回婚姻的方法

最有效的挽回婚姻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听到破镜难圆的话。但是对婚姻来说,即使是离婚,只要自己不放弃,还想要挽回,你就还有可能挽回自己的婚姻,挽回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婚姻中我们经常会于鏊而各种的矛盾而遭遇婚姻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在处...

日常吃的有毒食物要怎么吃才能安全呢?

日常吃的有毒食物要怎么吃才能安全呢?

我们日常吃的一食物其实是含有毒素的,有一些我们知道,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但这些食物又是我们日常经常在吃的,那么怎么吃才能安全呢?怎么吃才能降低它们自身所带的毒素对人身的伤害呢?四季豆:生四季豆中含...

印光大师: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印光大师: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六 劝注重因果甲 明因果之理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目前我们这个世界动汤不安,到处充满了危机,可以说不只是外在的环境,正在急速的恶化,而内在的人心,更是加速度的在染污之中。如果我们细...

佛法僧三宝:第十四课、僧的意义

佛法僧三宝:第十四课、僧的意义

第十四课僧的意义「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在佛教尚未兴起以前,「僧伽」...

如何很简单地判断一位善知识?

如何很简单地判断一位善知识?

佛陀关于舍贪的清净教诫【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教我们怎么样判断一个善知识,佛陀对于这种比丘,即将面临住持正法,统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