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财求福

求福

守成法师著

世间上的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无一不是为财而忙。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得百望千,乃至上万,希望无穷。贪婪无餍,如是日久,习以为性,不但不觉其苦,反而愈忙碌愈感精神愉快。像这类人,你如果教他舍财求福的话,正如《药师经》上说: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己,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根本就不知道布施的福利,只知唯财是命。像这类眼光近视的人,你说他是智人呢?抑是愚人呢?以下面的譬喻来分判之,读者当会得到答案。

如失火的人家,有明识火势的黠慧者,在千钧一发的时候,首先以救出财宝为要。何以呢?若房屋烧尽,财宝全在,而后再行修建舍宅,广开利业。智慧之人,处处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了知我人这个臭皮囊(身体)是危脆的,财物是无常的,世界是虚幻的。如遇有植福的地方,总是毫不犹豫的当仁不让来及时布施,唯恐失掉了这良好的机缘,成为憾事。即如黠慧之人,眼看火势渐渐凶猛,立时从火宅中,奋不顾身的首先救出了财宝,万不可使它藏于火窟之中。

我们布施是培植后世的福乐,即如救出了财宝,才可计划灾后的复兴。愚痴之人则不然,眼看自家的屋子失了火,空在那里著急和叹惜,狂惑失智。他不作火势的营救,顿时猛风绝焰,于是玉石俱焚,须臾之顷,华屋荡然,变为灰烬,屋既救不了,财物亦丧失无余。因此,啼饥号寒,忧苦毕世。

按:悭贪之人,亦复如是。不知身命无常,须臾难保,所谓:半夜来时三更去,有钱难买到天明。时时敛聚,铢锱必算,一钱到手,守护爱惜。殊不知:财堆北斗有何用,天边日月快如梭。死神是不与人定期的。转息即是来生,一旦呜呼哀哉,顿时形如土木,财物俱弃,所谓:一点灵光消散去,万两黄金买不还。买不还犹自可,要知道在生不种福,死后难免保证不入地狱,何以呢?人生如天秤,不向高处攀(作善),即向低处堕(作恶),绝无中间路线。

有人说:我也不吃斋,我也不行坏,乍听好像是聪明话,似乎觉有理?其实是自欺欺人。限于篇幅,不容多辩。就此作个总结吧:明慧之人,才能觉悟是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惟有舍财求福,福可持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我是佛”

星云法师:“我是佛”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 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

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 挽回感情你要学会这些套路

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 挽回感情你要学会这些套路

挽回感情案例咨询:相见,却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我和男朋友是大学同学,在一起三年了,现在异地第二年,他工作我读书。前几天吵架没有回他,他和我说他累了,觉得我变了,感觉没有以前对我的感觉了,感觉我们两家...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

太上感应篇图说121: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太上感应篇图说121: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经文:决水放火,以害民居。【原文】劫财杀命欲奔亡,弃伴宵行窜远方。魂魂被褫逃不得,分明有路总茫茫。注:祸之最惨烈者,莫如水火,虚焰之所焚毁,洪波之所漂荡,老幼丁口、衣饰、庐舍、田产、牲畜以及草木昆虫...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玄妙的空,今晚我要从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