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万事有因,强求不得(梁武帝的故事)作者:清言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

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前后又去了很多次,但都因为遇到有什么事而无法通报。

很多人通过修炼出了功能,便可以看到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这贫困的人就认识这样一位僧人,于是他想去向这位僧人请教原因。

这人到了僧人那里后,还没开口说,僧人便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告诉他说:“你因为得不到县令之职来问我吗?你始终也不会得到啊!因为前世里,梁武帝曾经是位斋主,你当时曾写信答应要施舍给他五百钱,而最后却始终没有给他,所以现在他只是许诺给你官职,而你却始终得不到啊!”

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难怪佛家说“人生活在迷中”。可见我们平常遇到的事可能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的,这只有开智开慧的修炼人才能看清看透。而且,很多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无谓的争斗和痛苦执著除了自己造业偿还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应“敬天知命”、“随其自然”,不要过份执著和强求才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施饿鬼食咒

施饿鬼食咒

施饿鬼食咒施饿鬼食咒原文:唵 乌 资 札 比 札 阿 辛 玻 梭 哈施饿鬼食咒注音:唵ong乌wū资zi札zha比bi札zha阿a辛xīn玻bo梭suo哈ha施饿鬼食咒的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什么是菩萨种姓? 答:是指没有大乘根性的众生,虽然能够发心求受菩萨戒,但是不能如实实践菩萨之道。舍己为人,忘我而为人,便是菩萨...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真的,《太上感应篇》上讲,「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过去虽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念,只要改过来,念头改了,心行改了...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饮酒的故事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饮酒的故事

戒饮酒的故事 (kumbha jataka (jataka no. 512))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毗舍佉,一位富有而虔诚的优婆夷,被五百位舍卫国的妇女邀请去参加城里的节日庆祝。毗舍佉知...

现代因果实录:气功采气的方法学佛的人不可取

现代因果实录:气功采气的方法学佛的人不可取

现代因果实录:气功采气的方法学佛的人不可取 问:我常参加打七,比如打地藏七,一天仅诵《地藏经》就九部,比较辛苦,常有精疲力尽之感。晚上临睡前我常打坐半个小时,用以前练气功时采气的方法,意念采取大自...

日常的佛心行禅:获得更多新鲜空气

日常的佛心行禅:获得更多新鲜空气

获得更多新鲜空气一行禅师再经过几天之后,试试做这样的改变:步行时,在每一次出息中多走一步。例如,你原来正常呼吸之韵动是2-2,那么换成2-3走走看,并且重复四、五次,然后再回到原来的2-2类型。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