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希望所有的儿女能够常回家看看!

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犷风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 " 母亲一脸倦容地轻声说:去看你爸爸了。小儿子这才想起,今年母亲节,正好是父亲的忌日,他却给忘了,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小儿子默默地跟母亲走进屋,把带来的东西放好,就准备离去。母亲说:忙什么,再坐一会儿吧,陪我聊聊天。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你吃了再回去吧。

小儿子说:不行啊,家里事情一大堆:我放心不下。我得赶紧回去。母亲说:那你等一下。说着进了卧室,拿出一个红包,说,拿着,这是你的奖金。奖金?小儿子一头雾水。打月滩工包一看,里面包着崭新的两百元钱。母亲打开一个小本子,小儿子一看,脸刷地就红了。

原来,这个本子上详细记录着他们姐弟四人每年回家看望母亲的次数以及时间。小儿子没想到,自己在姐弟四人中,回来的次数竟然还是最多的。算下来,平均每个月一次。其他人,平均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母亲每月的退休金不少,她并不缺钱,可是她孤独。为了鼓励儿女常回家看看,母亲居然设了回家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迷途知返,为子孙谋

迷途知返,为子孙谋

迷途知返,为子孙谋 田文是齐国丞相田婴的儿子。他在少年时就开始显露卓越的才华。有一次,田文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随口回答道:“孙子。”田文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回答:“玄孙。”...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是梵语,译为无动,此是从佛的法身而言,即诸佛法身虽处于动中,却不被动所动,即...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改悔而转祸为福的例子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改悔而转祸为福的例子

【指鬘忏悔得果】指鬘曾经随外道老师学法,因为被外道老师念咒加持,他生起恶心,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取人手指要做指鬘,当他正要杀母凑足一千数目的时候,佛显示神变教化他,使他从迷梦中惊醒。见到佛的金色身相...

“阿赖耶识”是什么,有什么内涵?

“阿赖耶识”是什么,有什么内涵?

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字面意思是“仓库”“储藏”,它可以含藏各种“种子”。怎么来理解呢,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意识,这个意识由外及内可分为八个方面,简称“八识”。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

如此类的“放生”屡见不鲜,这是十分愚痴的举动

如此类的“放生”屡见不鲜,这是十分愚痴的举动

无知放生令10吨鲇鱼死亡,打捞10天才缓解环境污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大力提倡放生,这是佛教慈悲、布施的一种体现方式。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先秦时期民间就有正月初一放生的习俗。《列子•说符篇》中记载...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国时,曾请须漫尊者带着世尊所剪下的头发及指甲,到罽宾国南方的一座山中建塔供奉。这座山里住着五百位罗汉,素来渴望能亲承佛陀教化,却苦无因缘。如今佛陀的发爪在此,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