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放下,放在哪?

达真堪布:放下,放在哪?

很多人的心念转不过来,认为成佛的事与自己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成佛是何种概念?解脱是何种概念?成佛之因是什么?福德和智慧圆满叫成佛;永恒的摆脱烦恼与痛苦叫解脱;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变成断除烦恼、痛苦之因,成为成佛之因。这是很殊胜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工作、做生意这些行为很普通,表面来看好像在造业,实际上心念一转,都可以当作利益众生的平台,为众生奉献。这一切行为都可以转变成修行,都可以成为成佛之因,可以让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圆满。这一切都在于你的心,都在于你的动机。

不要为了世间福报、为了那点工资或一点利益去做某些事情,你真的不至于为了这些事而呕心沥血地努力。所以一定要有修持方法,一定要转念。

有的人见解较为高深,修行也比较好,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都在无我及空性的见解中进行,即以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摄持。也就是说作为修行人,了知万法无我及空性的本性,有这样的见解、见地,保持这种觉悟的心态去做一切,才真正称为放下。

若了知并且能把握此觉悟的心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一切行为及所有其他事情,都可以变为一种殊胜的修行,成为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殊胜助缘,具备此种殊胜的见解才叫放下。

放下是一种心态,并非行为。心态心量打开了,内心是觉悟的,可以做到放下。

吃东西是放下,走路是放下,睡觉也是放下,一切的一切都是放下。

如果特意放下, “我要学佛,我不工作……”然后在家里念修;“我今天不能陪家人,我要去供佛……”看似放下了,自己也觉得放下了,实际上并没有放下,这并不是放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善恶有无之间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善恶有无之间

善恶有无之间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人到山上参...

搭错车,迷途绝处逢救星(观音感应真实经历1)

搭错车,迷途绝处逢救星(观音感应真实经历1)

看了佛网很多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的分享贴;我不禁想起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几件感应往事,我想,如果我不把它们全部分享出来的话,一来对不起大慈大悲无处不在的观世音菩萨,二来对不起大家,好的精神食粮,理应大家一...

楼宇烈: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

楼宇烈: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

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孔子如何走向世界?昨天、前天的《参考消息》上面有两篇文章。这是前天的,前天的文章里面讲到山东近日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孔子彩票,这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孔子也能做彩票?...

星云法师:改正缺点

星云法师:改正缺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就是我们的缺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见只要能改正缺点,就是善事! 吾人从小,父母就不断的教我们要改正缺点,例如:不可以随地吐痰,不可以用左手拿筷子,天亮了不可赖床,...

禅茶一味:禅茶同脉 天地同香

禅茶一味:禅茶同脉 天地同香

心一禅,您的掌上佛学图书馆。平台线上涵盖万余篇大德教言、经论典籍、修学次第等;线下组织各类禅修、法会的报名和在线答疑,以方便广大修行人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研习经教,获取正知正见。喝茶,自然会想起吴理真...

达真堪布:若是发心不正确,做好事、善事,都会变成恶趣的因

达真堪布:若是发心不正确,做好事、善事,都会变成恶趣的因

达真堪布:若是发心不正确,做好事、善事,都会变成恶趣的因 做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相续,即观察这个心,看住这个心。否则,即使表面上每天都在上早晚课,每天都在做这么多的佛事活动,但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