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净土祖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玄中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寺院,黄瓦明廊,红柱隔扇,布局精巧,结构对称。西院正殿是祖师殿,内无雕塑,只有三幅色调淡雅的人物肖像。他们分别是玄中寺的创建者、中国佛教净土宗奠基人昙鸾大师;在玄中寺传布净土教义50载,贡献卓著的道绰大师;被武则天封为“奉效检校僧”的善导大师。东院正殿供奉的是“鸠鸽”二仙及它们的师父龙潭高僧,并称为中国的三位净土“祖师”。

  传说,鸠鸽二仙原本是一只大斑鸠和一只鸽子,栖息在玄中寺附近的树林里,早出晚归,辛苦觅食。那时一位叫龙潭的高僧住持玄中寺,每晚高诵《法华经》,感动了二鸟。此后,每当龙潭诵经声起,这二鸟便万分虔诚地飞来,分落到龙潭左右两侧,全神贯注地听,有时遇到经文难懂处,二鸟便显出焦虑的样子,唧唧咕咕地似在议论什么,又好像对龙潭发问。

  晨夕交错,岁月如流。二鸟先后成家立业,各自有了后代,可它们仍风雨无阻地按时来听龙潭诵经,并与龙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二鸟渐渐老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出入玄中寺学佛,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痛苦死去。

  龙潭失去了两位忠实朋友,十分难过,只能在梦里与它们相见。一天夜里,龙潭梦见二鸟化成了人身,双双跪到自己面前,哭着说:“法师,我们生前常听佛祖教诲,深悟善根,来世也要投身佛门。我们马上就要转世在交城县北坡村的一户荣姓人家,特来恳请法师及早前去度化。”说完又化为二鸟,拍着羽翅飞走。龙潭一觉醒来,梦中的话音犹在耳,颇感惊讶,便按二鸟的嘱托找到北坡村,挨户询问,真的有一户荣姓人家,一胎喜得二子。

  龙潭走到荣家门口,听得里面有二婴哇哇啼哭不止,便口诵“阿弥陀佛”步入室内,向孩子们的母亲合掌道:“善哉,善哉,敢问施主,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可否舍得让他们出家,做贫僧的徒弟?”母亲道:“他俩一落地就大声哭叫,几天几夜不歇气,恐生性浮躁,难入佛门。”

  “非也。”龙潭说:“若施主同意贫僧收他俩为徒,我可让孩子们立刻停止哭泣。”母亲早被哭声吵得心里烦躁,也就答应了。龙潭便用手轻抚孩子们的头顶,哄劝说:“徒儿,莫哭,莫哭。”两个婴儿果然就安然入睡。

  10余年过去,两个孩子已长成翩翩少年。龙潭按约而来,把他们领到玄中寺受戒为徒,安排在玄中寺北沟山崖下的一个叫龙堂的石洞里,开始了长达40年的苦修生涯,终成正果,一齐坐化于石窟之中。据说,他们圆寂后曾在石洞里显过圣迹,被玄中寺僧众和当地百姓尊为“鸠鸽二祖”,并在寺内东院专辟一殿堂供奉,同时塑了三尊像,正中为龙潭法师,左右便是鸠鸽二仙。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明真缘与传记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明真缘与传记

  【明 真缘】  真缘。字慧广,俗姓姚,常州(江苏)无锡县人。年三十岁出家,周遍地参访于诸方的长老大德,经过了十六年,终于修得念佛三昧。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西元一五九四年),居住于浙江明州的...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

恶语之害

恶语之害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只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人体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这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一位少妇照例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碰巧遇到一位禅师从法堂出来。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少妇微笑着...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