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不好应该这样补救

  久远以前,在裴扇阇国中,有一婆罗门女名叫提违,提违家中虽然非常富有,但却早年守寡,并且上无父母、膝下又无子女可依怙,总是孤伶伶的一人,终日闷闷不乐的。当时婆罗门中有一习俗,若是生活中总是不顺遂、不如意的人,可以先设大会斋供养一百位婆罗门后,再以家中所有的财产供养五百位婆罗门,而后到恒河水边,用木材堆架成床,自己躺在上面,点火烧掉这个色身,此时婆罗门会为此人祝愿,如此便可灭除过往的一切过罪,往后生生世世所生之处,六亲眷属众多,寿命无量,快乐无穷。

  因此,婆罗门中的一些长老们,在商量过后,一大群人满心欢喜地往提违的家出发,准备去告诉提违这个解脱的方法。提违听完之后,想想自己一生命运多舛,希望能早日脱离此种生活,于是同意了这个方法,便马上命仆人,上山砍柴及清点家中的所有钱财。这样的举动,使得裴扇阇国的人们议论纷纷,大街小巷中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

  有一位名叫钵底婆的比丘,正好路经此国。钵底婆比丘听见了人人议论的话题,心生怜悯,便迅速地赶往提违的家中。

  钵底婆比丘问:“夫人为什么准备了那么多的柴火呢?”

  提违回答:“我是要烧掉这个不幸的身体,除灭罪殃呀!”

  钵底婆比丘说:“罪业并不是随着身体的毁灭,就可以消逝的,人们的祸福是随心而起。夫人这样的做法就像有病的人,已经是痛苦不堪,又遇到可恶的人,来到病人床前胡乱骂之后,又打了病人一巴掌,这时病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提违回答:“这个病人的忿恨、痛苦,一定是更增百千倍吧!”

  钵底婆比丘答:“正是如此!夫人要知道,当大猛火烧起的时候,气息还未断绝,神识还未离开身体,此时身心被火烧烤,这样的苦毒如何能让人得解脱?甚至命终时,因为最后一念嗔恨心起,而堕入地狱,所受的苦又更增百千万倍。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想要离开地狱之苦都已经是遥遥无期了,怎么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提违听完钵底婆比丘的话后,想要自杀的念头因此而熄灭,并且请钵底婆开示真正灭罪的方法。钵底婆比丘说:“前心作恶,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罪恶之源,都是由身、口、意业而来。今当至心恳切的忏悔,发愿从今以后,改恶修善,守持十善,如此生生世世直至成就佛道。”

  钵底婆比丘说完,便为提违受十善法。提违欢喜踊跃,即准备种种上好斋食及珍贵宝物,要供养钵底婆比丘作为报答,并恳请比丘能留在此地教化。钵底婆比丘说:“夫人受了十善法,就是三宝弟子,今后要以十善法教人,这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如今你已能信受正法,已经得度,我不宜在此处久留,因为还有更多的人须要度化。”说完后,钵底婆比丘不带走任何一物,便离去了。

  提违自从听了钵底婆比丘的开示之后,命终之后更生天为天人,受福无量。

 

点我:

相关文章

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初在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座下作维那。  一日,休静禅师白槌普请(击槌召集大众参加劳动),吩咐众人道:“上间般(搬)柴,下间锄地。”  当时,...

达磨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磨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摩多罗禅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达摩多罗禅经序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跳-兆+(轍-車)]。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

释迦谱--僧佑

释迦谱--僧佑

释迦谱 萧齐释僧佑撰 释迦谱序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南怀瑾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意--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意--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意   1、全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共9品   2、世尊在王舍大城,在初会时降服无量魔军及调伏一切外道。这时的赡部洲有无量的魔军,世尊为了让赡部洲的一切有情没有恐怖,用神通...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9、当场其他众生所发誓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9、当场其他众生所发誓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9、当场其他众生所发誓愿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